Page 446 - 石林年鉴2018
P. 446

SHILIN 年鉴

             2018 石林 YEARBOOK

            充分发挥,通过法定渠道解决矛盾纠纷的比率大幅提升。                           案管理工作。重点协调解决消费者权益、劳动关系、医患关
                措施:                                             系、物业管理等方面的矛盾纠纷,促进当事人平等协商、公
                35.健全依法化解纠纷机制。构建对维护群众利益具有重                      平公正解决矛盾纠纷。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
            大作用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社会矛盾预警机制、利益表达                          解、仲裁调解联动工作体系。
            机制、协商沟通机制、救济救助机制。及时收集分析热点、                              39.改革信访工作制度。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保障合
            敏感、复杂矛盾纠纷信息,加强群体性、突发性事件预警监                          理合法诉求依照法律规定和程序依法维护权益。规范信访工
            测。强化依法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机制和能力。依法加                          作程序,引领群众依法逐级走访,健全完善相关工作机制,
            强对影响或者危害食品药品安全、安全生产、生态环境、网                          畅通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渠道,维护信访秩
            络安全、社会安全等方面重点问题的治理。加大普法力度,                          序。优化传统信访途径,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健全及时
            完善法律援助制度,引导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                          就地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机制。严格实行诉访分离,通过法定
            表达诉求和维护权益。完善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                          途径分类处理信访投诉请求,引导群众在法治框架内解决
            议、行政诉讼、信访等有机衔接、相互协调的多元化纠纷解                          矛盾纠纷,完善涉法涉诉信访依法终结制度。健全信访责
            决机制。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建设。                              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完善信访绩效评估和考核体系,提
                36.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完善行政复议制度,改革行政                       升信访工作效率,推行信访事项简易办理和律师参与信访接
            复议体制,健全我县行政复议工作配套制度。继续探索政                           待制度。
            府行政复议委员会等形式的集中行政复议权工作,整合地方                              (七)全面提高政府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行政能力
            行政复议职责。健全行政复议案件审理机制,改进创新审理                              目标: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宪法
            方式,加大公开听证、实地调查取证和案件集体讨论审理力                          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由法定、权依法使等基本
            度,积极引入政府法律顾问、专家学者、执业律师、专业技                          法治理念,实现管理理念、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的重大转
            术人员参与行政复议案件审理,切实纠正违法或者不当行政                          变。恪守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
            行为。提高行政复议办案质量,增强行政复议的专业性、透                          守信、权责统一等依法行政基本要求,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明度和公信力,积极探索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责任追究制                          的模范,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
            度。政府要依法加强行政复议能力建设,持续推进行政复议                          务,依法行政能力明显提高,在法治轨道上全面推进政府各
            工作规范化建设,推动相关机构设置、人员配备与所承担的                          项工作。
            工作任务相适应,争取2020年前实现政府的行政复议机构独                            措施:
            立设置、专职行政复议人员配备2名以上的目标。充分发挥                              40.树立重视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导向。抓住领
            行政复议在解决行政争议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提高行政复议                          导干部这个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少数”,把法治观念强不
            人员素质,落实办案场所和办案音像录制等有关装备保障,                          强、法治素养好不好作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标准,把能不
            行政复议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建立健全行政复议人员资                          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把严守党
            格管理和岗位待遇等制度。政府法制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人员                          纪、恪守国法的干部用起来。将法制人才的培养发展纳入全
            参加1次市级行政复议专项业务培训,不断提高行政复议人                          县人才队伍建设整体规划,在相同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法
            员业务知识和综合素质。                                         治素养好、依法办事能力强的干部,选拔一批善于运用法治
                37.完善行政调解、行政裁决、仲裁制度。健全行政调                       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贯彻落实发展新理念的干部充实
            解制度,建立健全政府部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                           进领导干部队伍。对特权思想严重、法治观念淡薄的干部要
            具体抓、政府法制部门或者部门法制机构牵头、相关业务部                          批评教育、督促整改,问题严重或者违法违纪的,依法依纪
            门为主要调解力量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行政调解范围,                          严肃处理。
            完善行政调解机制,规范行政调解程序,加强行政调解能力                              41.加强对政府工作人员的法治教育培训。全面建立领导
            建设。健全行政裁决制度,强化行政机关解决同行政管理活                          干部学法制度,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通过党委理
            动密切相关的民事纠纷功能。有关行政机关要依法开展行政                          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政府常务会议学法、领导班子集体学法
            调解、行政裁决工作,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完善仲裁制                          等形式,系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学好宪法、
            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充分发挥仲裁解决经济纠纷、化解社                          基本法律知识和与自己所承担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
            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的作用。                                      新颁布的法律法规规章。完善学法制度,政府每年至少举办
                38.加强人民调解工作。贯彻落实人民调解法,进一步                       1期领导干部法治专题培训班,政府领导班子每年应当举办
            完善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实现村                           2期以上法治专题讲座,其他行政机关每年组织不少于2次的
            (居)委会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推进企事业单位、乡镇                           法律知识培训,切实做到学法计划、内容、时间、人员、效
            (街道)、社会团体、行业组织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完善人                          果“五落实”。党校、行政学校和公务员培训部门等要把宪
            民调解员队伍建设,提高人民调解员素质,增强人民调解规                          法法律和依法行政知识列为干部教育的必修课,在干部自主
            范化管理,规范人民调解登记、记录、调解协议书制作和档                          选学中提高依法行政专题和课程比例。健全行政执法人员岗
            356
   441   442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