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4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124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责任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财政局,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3.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范围,逐步将少数民族地区符合条件的农
村贫困人口纳入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扩大农村医疗救助覆盖范围,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
保障少数民族困难群众能够享受到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到 2020年,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
牵头部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部门: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4.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对边境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建房给予政策倾斜,大力抓好农村易地扶贫
搬迁、危旧房改造、地震安居工程,规范农村住房建设标准,积极排除农村危房,逐步实现人畜分离,
全面改善农村居民住房条件。
牵头单位: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责任部门:县财政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政府扶贫办,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5.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整合项目资金,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坚持城乡统筹,尊重民族特色和传统习俗,大力开展民族团结示范村、兴边富民示范村、文明新村、
美丽乡村等新农村建设。结合产业发展,抓好新农村建设,引导政策、资金、人才等投向农村特色农
业产业,加强农民生产技能、实用技术、市场经济知识等培训,增强农民的 “造血”功能,着力构建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良性循环机制。到 “十三五”末,少数民族聚居区新农村试点覆盖率达 60%以
上,村庄道路硬化率达到 100%,庭院硬化率达到 80%以上。
牵头部门:县委政研室
责任部门:县财政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县政府扶贫办,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三)实现民族文化繁荣示范
1.加快民族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积极争取保护和弘扬少数民
族文化项目,加大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力度,加快推进民族地区特色村寨、村级民族文化广场、
民族语言文字培训等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广播电视 “村村通” “户户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
程、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活动室、体育健身场所、农家书屋、农村电影放映等工程项目向边境、
民族地区倾斜。突出抓好傈僳族 “上刀山、下火海”、平达傈僳族 “嘟哒哒”、龙江傣族花棍、木城彝
族土巴拉器乐、镇安大坝土陶工艺制作、象达纸伞传统工艺、勐糯镇大寨傣族传统文化、龙山镇蛮旦
阿昌族传统文化等民族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努力形成比较完备的民族文化设施网络。
牵头部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责任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科技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
民族宗教事务局,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2.加大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保护力度。加强对少数民族古籍、文物和珍贵实物资料、重要遗
址、文化遗产和民族民间技艺的保护和研究开发,2020年前完成全县世居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普查和
规划。实施少数民族文化精品战略,打造一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品牌,建设一批少数民族文化生态保
护村寨,培养一批少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力争使每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 3至 5项传统文化得到保护
和发展,确保每个世居少数民族都有各自的文化传承人。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重点保护和
传承好傈僳族女子服饰、傈僳族文字、阿昌族阿露窝罗节、傣族文字等。
牵头部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责任部门: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3.大力培养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和人才。支持民族乡、村 (社区)文化站 (馆)开办民族文化
传习班,大力培养乡土民族文化能人和少数民族民间文化传承人,并发挥好他们在民族文化建设中的
积极作用。完善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人认定补助制度,资助其传业创业。鼓励职业中学和民族乡中小学
· 9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