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3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123

重要决策


             坡森林公园等民族文化工程建设。重点扶持县级特色民族优势文化产业项目,不断推出新的民族文化
             产品,全面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牵头部门:县文体广电旅游局
                  责任部门: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各乡镇党委、
             人民政府
                  6.积极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加快少数民族聚居区特色产业发展,支持产业基地建设、加工、
             技改、运销等特色经济发展。抓好 “红细软”等优质粮食及甘蔗、石斛、茶叶、核桃等特色经济作物
             基地建设,抓好龙陵黄山羊、稻田养鱼等特色山地牧渔业发展。到 “十三五”末,稳定粮食播种面积
             44万亩,实现产量 14万吨、产值 42亿元;积极推广石斛仿野生种植,引进、培育石斛产品加工龙头
             企业,加强对石斛生产、加工、销售各环节的质量检验、监管工作。稳定甘蔗面积 10万亩,实现产量
             40万吨,产值 2亿元;珍稀白茶发展到 08万亩,实现产量 6吨、产值 700万元;小河红茶发展到 02
             万亩,实现产量 5吨、产值 600万元;金戈铁核桃生产精炼油 200吨,实现产值 3600万元;黄山羊存
             栏达 12万只,出栏 6万只,实现产值 1亿元;稻田养鱼基地发展到 55万亩,实现渔业产量 02万吨、
             产值 04亿元。
                  牵头单位:县农业局
                  责任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工业商务和科技信息化局、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民族宗教事
             务局,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7.做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结合龙陵少数民族聚居村实际,选择能展示民族建
             筑、民族文化、特色产业,能促进发展、团结、和谐的典型民族村寨和具备独特民族文化特点的民族
             村寨,实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工程。重点实施保护少数民族特色民居和传统村落、培育壮
             大民族特色产业、保护传承珍贵民族文化遗产、改善和保障民生、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五项
             工程。“十三五”期间,积极争取规划建设芒旦阿昌族风情小镇、龙新小米地 (傈僳族)、木城坪子寨
             (彝族)、勐糯大寨 (傣族)、龙山芒旦 (阿昌族)特色民居和传统村落,建成 10个以上特色村寨,向
             上级争取每个特色村 100万元以上的补助资金。
                  牵头部门: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责任部门:县发展和改革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县政府扶贫办,各乡镇
             党委、人民政府

                  (二)实现民族民生改善保障示范
                  1.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对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
             力度,落实小额担保贷款优惠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通过项目推动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党政
             机关、企事业单位、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业建设项目就业岗位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少数民族人员。
                  牵头部门: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责任部门:县教育局、县政府扶贫办,各乡镇党委、人民政府
                  2.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大力培养卫生人才,引导优秀人才到边境、民
             族乡镇、村 (社区)实践锻炼。完善医疗卫生投入保障机制,引导财政资金向边境乡镇、民族地区倾
             斜,不断提高边境、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 “十三五”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保
             持在 96%以上,边境民族地区群众平均预期寿命不低于全县平均水平,婴儿死亡率控制在 10‰以内,
             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全县平均水平以下。认真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大力宣传计划生育政策、生育
             保健、避孕节育知识和法律知识,继续抓好 “少生快富、奖励扶助、特别扶助”三项制度落实,计划
             生育宣传品入户率和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均达 98%以上,符合政策生育率达 91%以上。
                  牵头部门: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9
                                                                                                    · 8 ·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