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8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248
云南生态年鉴 2017
Annual of Yunnan Ecology
求结合起来,多措并举的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一是 的景点景区,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速在
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要通过宣传教育,全方位、 20%以上。“十二五”期间全州共接待国内外游客
多渠道、多形式地将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产、 6…294.28万人次,比“十一五”增长150%,旅游总
生活的各个领域,从而增强全民的生态参与意识、 收入420.73亿元,比“十一五”增长173%,旅游
忧患意识及责任意识,使其牢固树立生态文理念, 业在“十二五”期间已经成为迪庆州当之无愧的龙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二 头支柱产业。但是旅游业发展到现在,已经到了全
是要提高生态文明意识。生态意识是协调人与自 民旅游、个人游和自驾游为主的全新阶段,传统的
然关系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人类处理眼前利益和长 单纯靠单一景点的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大
远利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生产与生活、开发 旅游发展的需要,迪庆可以凭借良好的生态环境,
与保护的方法和观点。生态文明建设要求人们要有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推动区域旅游从“景点旅游”
生态价值意识,要逐步形成关于生态价值的观念, 向“全域旅游”转变,加大旅游产业和其他产业的
也要有生态忧患意识,不能以损坏自然作为发展的 深度融合,充分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一方
代价,要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积极维 面让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助推旅游发展,另一方面
护生态平衡,面对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问题,不能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为生态文明建设筑牢基础。
视而不见,盲目乐观,要用科学的眼光审视自然, (谭鑫 云南省委党校;
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力量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 石海鹂 云南省迪庆州委党校)
境。三是要培育生态文化。迪庆州应该借助目前已
有的民族宗教文化的研究平台,加快对生态文化的
研究,把民族文化和藏传佛教中的生态认知提升为
生态文化理论,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和思 《梅葛》变形母题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想支持。同时要大力推行生态的生活方式,倡导绿
色消费,践行健康和节约的饮食文化,提倡勤俭节
约与低碳生活相结合,逐步将积极向上的生态文化 摘要:云南彝族神话《梅葛》包括了较多的变形
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四是要增强生态自信。 母题,如物到物变形、人到物的变形、物到人的变形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迪庆最宝贵的资源,也是最明显 等。《梅葛》变形母题是一种“物化”观念的体现,
的优势和最靓丽的名片。人们只要守住了绿水青山 承载着对死后重生的渴望、对超自然力量的渴望、变
就会有金山银山。因此要建好绿水青山,做好保护 形——类化意象的体现方式、互渗律促成变形的形成等
与治理两方面工作,着力把迪庆建设成为全国重要 较为具体的生态美学思想,为人们当今生态实践与绿色
的生态安全主体功能区,形成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 环境建设提供了较多方法论价值,如超自然的表达方式
的考核机制、发展机制等生态文明建设机制。同时 与追求、人与物、景的共融共通、建立人类在物、景之
要以良好的生态为依托,吸引更多群众到相关服务 间的情感世界、眷念重生与万物的关系等。
业就业,让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迪庆州2003 关键词:《梅葛》;变形母题;生态思想;生态
年实施“生态立州”战略以来,一直依托优美的生 价值
态环境把旅游业打造成服务业的“主引擎产业”,
自然生态保存完好,提升了“香格里拉”和“三江 《梅葛》是彝族民间歌舞和民间口头文学的
并流”的品牌内涵。良好生态环境是迪庆州的“立 总称,内容包罗万象,反映彝族人民历史文化、生
州”之本,也是实现跨越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产生活的全貌,被视为彝家的“根谱”“百科全
和动力。 书”、长篇叙事史诗。母题是指“构成神话作品的
(四)发展生态旅游 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在传统中独立存在,不断复
随着“香格里拉”和“三江并流”世界自 制。它们的数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不同排列组合,
然遗产品牌的落户,迪庆州旅游发展进入了快车 可以转换出无数作品,并能组合入其他文学体裁和
道,旅游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旅游 文化形态之中,母题表现了人类共同体(氏族、民
接待能力也有了明显提升,打造了普达措国家公 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集体意识,并常常成为一
园、松赞林寺、梅里雪山等一批品位高、内涵丰富 个社会群体的文化标识。” [1] 变形母题是指由一
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