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3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253

理论研究


                 城市化后环境污染来源复杂性增加、分布范                               2.…生态政治文明的建设
            围扩增,影响着农村生活和生态环境。大渔早期是                                 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城市规划服务于一定时
            集约农业区,化肥中大量氮、磷流失,导致农田土                             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空间布
            壤污染,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水流入滇池,成为滇                             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和实施管
            池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5] 。呈贡新城的          理 [2] ,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根据承载力进行系统
            建设带动大渔快速发展,人口快速增长,农田减少                             性、前瞻性、综合性的城市化规划和考虑城市经
            农业面源污染逐渐减少,工业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最佳效益的长期发展战
            生活污染得到集中处理,但噪音污染和水质污染等                             略。从经济主导的发展规划转向民生主导的协调
            问题使生物多样性降低,同时人口增长加大了对淡                             性规划   [2] 。
            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压力。从20世纪70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环境保护。地方政
            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到滇                             府为环境保护制定具地域特色的地方性政策和法
            池治理保护中       [6] ,成为国家重点治理保护的“三                    规,并加强环境法律法规的刚性,明晰环保行政主
            湖”之一。                                              管部门执法主体地位和责任,提高环境执法的执行
                                                               力和权威性,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和案件                     [11] 。
                 二、大渔城市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
                                                               加强对自然生态林的保护,严格废水、废气与废
            和基本原则
                                                               弃物的排放标准,进一步规范对排污企业的管
                 (一)指导思想                                       理。减少环境污染和对自然资源的浪费,全面改
                 按照全国生态保护“十三五”规划纲要,全                           善生态环境,促进城市化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健康
            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生态文明建设总体                             协调发展。
            部署和要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美丽中国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污水处理工程,粉
            做出更大贡献。                                            煤灰综合利用工程,城市园林绿化工程,自然保护
                 (二)基本原则                                       区,湖滨带生态修复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与管理,
                 生态文明建设是塑造一个结构合理、功能高                           提高集中处理率和资源再生循环使用率,不断完善
            效和关系协调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                  [7] ,在操作实         城市功能,增加城市环境实力,使景观与经济全面
            施上,需要渗透到社会发展的物质层、制度层、精                             发展。
            神层才能展开       [8] ,所以生态文明的建设包括生态                        3.…生态精神文明的建设
            经济文明、生态政治文明、生态精神文明。                                    加强宣传和引导,培育生态文化。合理利用
                 1.…生态经济文明的建设                                  各新兴媒体及传统媒体,向公众宣传生态环境对城
                 高效节约利用资源,优化资源配置。资源环                           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用创新的宣传、引导和示
            境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自然基础,通过资源整合、优                             范等手段营造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氛围,提
            化资源配置,强化能源的高效利用,集约利用土                              高公民的环保意识,树立改善生态环境的思想,注
            地、淡水、空气等资源,利用区位优势发展太阳                              重青少年生态文化的培养。
            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达到城市化经济快速发                                  鼓励公众监督参与。实行环保听证、社会公
            展、资源合理化利用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动态                              示、有奖举报、市民检查团、环保义务监督员、绿
            平衡。                                                色志愿者和“12369”环保热线等,鼓励社会各界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基于可持续发展理                           依法有序参与监督生态环保工作               [12] ,加强民间环
            念的提出,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全新的生态化模式。                             保组织的政策扶持力度           [13] 。
            在生态经济学理论中,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各组成部                                 三、大渔生态文明建设重点措施
            分具有共生互补关系           [9]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对城
            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明显,培育具有                                 大渔片区在高速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
            较高经济生态效益的主导产业结构,实现各层次产                             展中按照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和原则,实施一系列措
            业共生网络的搭建,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和生态转                             施建立生态环境友好型的发展模式,使城市的人
            型 [10] ,是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破坏与增加生态效                         口、资源、环境协调一致,形成一个稳定、高效、
            益的有效措施。                                            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系统。


                                                                                                           20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