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4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254
云南生态年鉴 2017
Annual of Yunnan Ecology
2002年8月开始运行大渔王家庄人工湿地,面 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
积12…000平方米,有效降低了农业区农业径流对滇 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按照山水林田
池的污染 [14] 。双室沤肥技术在大渔片区大河社区 湖系统保护的要求,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维
建设并投入使用,高效无害处理农业有机固废,避 护国家生态安全为目标,以保障生态空间、提升生
免渗滤液二次污染。 态质量、改善生态功能为主线,大力推进生态文明
2008年,大渔乡按《滇池流域农村生活垃 建设 [18] 。云南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环湖截污工程
圾集中收运处置实施方案》 [15] 的要求“日产日 全线闭合贯通,“四退三还”成效明显,“退塘退
清”,组织清运人员将垃圾收集站内的垃圾收运至 田”4.5万亩,建成湖滨生态湿地5.4万亩,种植中
垃圾处置场。 山杉50.5万株 [16] ,牛栏江水污染防治稳步推进,
2009年起对大渔片区乡镇企业加大整治力 使滇池水质稳步好转。
度,严格监督排污。 总体来看,大渔片区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
2010年5月起施行了《昆明市河道管理条 然。捞渔河湿地是滇池周边已建成的湿地共有11个
例》,对滇池入湖河流进行保护和综合整治,大渔 中最自然,结构最丰富,生态自净能力最突出的湿
片区重点进行捞渔河的综合整治。 地,为滇池水环境改善、高原湖泊保护提供了一个
2010年完成环湖截污工程建设,全面截断入 很好的样本。通过河道综合整治,通过污染控制,
滇污染源,是治理滇池的关键性基础工程。 “十一五”期间,捞渔河的有机物污染指数在0以
2011年新建成呈贡新城捞渔河污水处理厂, 下,为良好状态 [19] 。2009年至2013年捞渔河受上
一期工程运行良好,日处理4.5万吨生活污水,主 游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河道的影响,水质为
要处理大渔片区、雨花片区、吴家营片区、乌龙片 地表水劣Ⅴ类,受到滇池流域磷治理措施的积极影
区和部分马金铺片区的生活污水。呈贡新城区建成 响并通过湿地净化,水质能稳定在地表水Ⅴ类水标
日处理700吨的垃圾卫生填埋场 [16] 。 准,有时达Ⅳ类 [20] ,达到了入湖河道水质标准。
2013年12月牛栏江调水工程通水,作为改善 捞渔河湿地良好的生态景观吸引大量游客,2015年
滇池生态用水,缓解滇池流域近期和中期的水资源 5月对市民开放至今,已接待游客200余万人次,带
供需压力。 动大渔片区经济快速发展,2016年被授予为“云南
2013年《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颁布实施, 省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生
滇池湖滨生态建设成为滇池治理的六大工程之一。 态效益以及一定的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呈贡新
2015年完成的捞渔河湿地湖滨带建设工程是 城捞渔河污水处理厂二期将于2017年完工,投入使
大渔片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点工程。捞渔河湿地 用日处理达9万吨生活污水,可集中处理更大范围
地处滇池东岸,位于大渔片区捞渔河入湖口两侧, 内的生活污水。
通过实施捞渔河下游局部河段改造工程、生态防
五、结论与讨论
护林湿地建设工程和入湖口湿地修复工程,投资
4…800万元,占地面积800亩,是一个水陆生态交错 通过梳理近年来大渔片区的发展历程,发现
的复合型、保护型湿地,是捞渔河河道水入湖的最 保护大渔生态环境助推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加快
后一道屏障。 了城市化进程,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构建了环
恢复了部分湖滨区生物多样性,逐渐形成 境友好型的经济发展系统。根据区域地域特色制定
了完整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削减捞渔河入滇污染 地方性规划,高效合理利用区域内资源,推动产业
物,减轻滇池污染负荷,改善滇池水质的有效措 的结构转变和优化,加强生态环保措施,健全完
施。同时陆生水生植物营造的湿地景观和交错分 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加大宣传力度,形成生态环
布的廊道系统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来观赏。充分 境、经济和文化精神多元合一的模式的生态文明
发挥湖滨生态带的污染控制功能、生态功能及景 建设,是实现人、社会、环境协调协调一致的有
观功能 [17] 。 效措施,也是使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未来大
渔片区将继续按照这个发展模式加快城市化进程和
四、大渔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
生态文明建设。
在高速城市化进程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