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0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250
云南生态年鉴 2017
Annual of Yunnan Ecology
2.…植物变形
植物 变成物 《梅葛》原文
金果 儿子 格滋天神要造天,他放下九个金果,变成九个儿子
银果 姑娘 格滋天神要造地,他放下七个银果,变成七个姑娘
青苔 衣裳 造地的姑娘没有衣裳穿,拿青苔做衣裳。
3.…无生命物变形
无生命物 变成物 《梅葛》原文
云彩 衣裳 造天的儿子没有衣裳穿,拿云彩做衣裳
露水 口粮 造天的儿子没有粮吃,拿露水当口粮
泥巴 口粮 造地的姑娘没有粮吃,拿泥巴当口粮
天上撒下三把雪,落地变成三代人。撒下第一把是第一代,撒下第
二把是第二代,撒下第三把是第三代。
三代人(独脚人、
雪 头把撒下独脚人
巨人、直眼人)
撒下第二把,人有一丈三尺长
撒下第三把,人的两只眼睛朝上生。
黄石头 黄狗 大理苍山黄石头,黄石头变黄狗
牛从哪里来?大理苍山上,露水下下来,红露水变成红牛,黄露水
露水 牛
变成黄牛,黑露水变成黑牛。
云彩 露 白云彩变白露,黑云彩变黑露。
天神下凡来,打烂白石头,白猪钻出来,打烂黑石头,黑猪钻
石头 猪
出来。
变形实现了对死的超越。换句话说,在生存的世界
二、《梅葛》变形母题的生态思想
中,他们极力寻找一些可以让自己的再次生命得以
(一)对死后重生的渴望 寄予的寄托物。上文所列变形例文的“金果”、
生死观即人对生和死的看法。生是一种喜 “银果”是由无生命向有生命物的转变,这种转变
悦,死就是一种恐惧。因为生命只有一次,人们才 一定程度上就是彝人生命观的体现。
会更加珍惜,所以才会本能的“贪生怕死”,甚至 (二)对超自然力量的渴望
是极度地恐惧死亡,追求一种超死亡的境界。彝族 所谓超自然力量就是不同于常人、不受自然
人对死并无极大恐惧,因为他们把希望寄托在死之 力限制就能发挥强大的特殊能力或者威力的力量,
后。他们希望死后可以重生,生活可以更加美好。 比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描述的神、魔、妖、仙拥有
面对死亡,他们无所畏惧。他们清楚地知道:人和 的各项呼风唤雨、撒豆成兵、排山倒海的能力。
万事万物一样,都是会生病,会死亡的,似乎没有 在《梅葛》中,格滋天神创造世间万物,创
必要惧怕死亡。《梅葛》曰: 造人类就是一种超自然力量的体现。彝族原始人类
早晨太阳出,晚上太阳落,太阳会出也会 看到日月星辰的变化无常,随季节更迭而荣枯盛衰
落,人和太阳一个样,会生也会死。……高山长树 的植物,甚至是卵化为虫,蛹变成蝶,蝌蚪变成青
木,发出嫩芽绿又旺,长出叶来也很稳。只说高山 蛙,蛋中飞出小鸟,知了蜕壳……这些自然界中常
树木不落叶,哪知九月叶会黄,风吹黄叶叶就落。 有的现象在他们眼中显现并呈现变形的样态。在这
人死就像落叶样,到死时候也会死。 些变形的过程与结果中,有多少力量是不可形成
超越死亡是彝人所追求的,即对重生的渴 的,同时也独具价值。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变化或进
望。彝人在文化基胎中找到了一种对重生渴望的生 化中发挥作用的——超自然的神秘力量。在这些变
命观的实现方式——变形。彝人对生命死后的追求 形中,自觉与不自觉地坦露了《梅葛》对超自然的
正是其客观认识与审美情感的表现。他们通过多种 认同,也一定程度表达出对神秘力量的讳莫如深。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