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7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247
理论研究
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区域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而 列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为契机,科
脆弱的生态环境修复难度很大,生态修复短时间内 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划,努力形成符合生态文
很难见实效。 明建设要求的空间开发格局和产业布局。
(二)经济发展滞后,生态建设能力低 (二)树立绿色发展理念
改革开放以来,迪庆州依靠水电、矿业、旅 近五年来,迪庆州逐步摆脱“有资源、无财
游和生物四大支柱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质的 富,有文化、无品牌,有群众、无基础”的困局,
飞跃,2014年全州经济总量达到了147.2亿元,同 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迪庆特点的发展道
比增长11.2%,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路。但是,迪庆州这几年的发展轨迹跟全国其他
化。但是迪庆州人口居住分散,不临边、不沿海, 大部分地区相似,快速的经济发展给区域的生态
远离中心城市,不通高速公路,加之自然条件恶 环境造成了较大的破坏,修复压力和成本较高。
劣,基础差、底子薄,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所 “十三五”期间,迪庆州应该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的
辖三个县均为国家级重点贫困县。截至2015年底, 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一是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
全州共有9.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30.31%, 共生。严格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
成为全省贫困发生率第二高的地州。从云南省贫困 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
县分布上看,全省目前有滇西边境山区、乌蒙山片 安全格局。二是要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在2011年
区、石漠化片区、迪庆藏区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 全国总体的功能区划中,迪庆州有80%以上的地区
地区。迪庆属于云南的贫困重灾区,而且迪庆尚未 都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因此,迪庆州要
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主要聚居在自然条件恶劣、 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以主体功能
经济落后、交通不畅、信息闭塞、生态恶化的高寒 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
山区、半山区和深山沟,人地矛盾突出、自然灾害 一”。三是要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
频繁,使得返贫率高,扶贫开发成本大,脱贫难度 优先,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
大。目前,地方财政解决生存问题尚且困难,生态 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实
建设的投入主要依靠上级财政。因此,迪庆州必须 行严格的资源管理制度,积极争取国家在迪庆州实
要想办法解决好生存问题,做到在保护中开发,在 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四是要加大环境治理力
开发中保护,才能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也才能从 度。加大环境整治力度,直面存在问题、明确任
根本上提高生态建设的能力。 务、落实责任,切实改善发展、旅游、人居“三大
(三)制度建设滞后,法律保障机制不健全 环境”。五是要筑牢生态安全屏障。2012年3月中
生态文明建设不仅需要生态意识的自觉,更 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复了迪庆州“两江”
需要社会制度的保障,迪庆州属于藏族自治州,根 流域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规划实施期
据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可以根据地方实际出台一 为2011年至2020年,总投资492…257.1万元,规划
系列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地方性的刚性法规 的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恢复工
和条例,也可以出台一些便于操作的、柔性的生态 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草地生态保护与建设
制度,力争达到生态制度广覆盖。但是,目前这一 工程、环境污染防治工程、生态能力保护建设等
块几乎是个空白,加之近年来,招商引资的力度加 工程。迪庆州一定要筑牢“两江”流域生态安全
大,不少新项目先后上马,项目主要涉及水电站和 屏障,努力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巩固民族团结、
矿产资源开发,由于生态补偿等法律保障机制不健 边疆稳定良好局面。
全,造成一定程度的生态破坏,也为后续的发展遗 (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留了比较严重的生态问题。 生态文明理念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道德基础
和精神依托。迪庆州境内的多数民族都信仰藏传
四、迪庆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
佛教,在藏传佛教的教义中蕴含着许多“天人合
(一)科学制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 一”、尊重自然、崇尚自然的朴素生态文化思想,
迪庆州应该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 这与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
社会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既要金山银山、更要 保护自然”不谋而合。因此,迪庆州应该兼容并蓄
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被 把藏传佛教中的生态文化思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
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