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4 - 云南生态年鉴2017
P. 244
云南生态年鉴 2017
Annual of Yunnan Ecology
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 共产党人以人民福祉的追求为己任,对生态文明建
立。”至此,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 设的理论探索达到了一个从未有过的全新高度,体
标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了党和国家工 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中国情怀,丰富了马克思主
作的重要议事日程。2013年,中共十八大报告 义关于把人的全面解放与社会的解放、自然的解放
做出了“五位一体”总布局的战略部署,强调要 统一起来的思想。充分意识到生态问题不仅是社会
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 问题,也是政治问题,努力把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放
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提出了生 到党的建设、干部的考核,人民利益的维护,社会
态文明建设的主要任务:“要把资源消耗、环境 主义道路的坚持,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体现等社会
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 现实中去考察,凝聚国家力量,为应对“生态危
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 机”的人类发展事业做出贡献。
惩机制。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最严 回顾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探
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 索历程,至少可以得出如下启示:
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 (一)进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首先
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积 马克思主义早就揭示过:人类不能随心所欲
极开展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试 地创造历史,任何人的活动一方面受到从前人那
点。加强环境监管,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 里继承来的物质基础的制约,另一方面受到其他
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 社会成员的制约,无数个人互相冲突的主观意志
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构成了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历史发
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 展。正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一样,没有中
良好风气。”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建设生 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
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 立、巩固和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
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 在中国的发展。
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 中国要建设的生态文明,是一种以社会主义
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要健全自然资源 为制度基础的生态文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
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划定生态保护红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
线,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改 党的政治优势,让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共享社会主
革生态环境保护管理体制。”将自然资源资产产 义的优越性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题中之意。
权制度等首次写入了党的政治文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社会,是不断发展社会生产
如果说,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生态文明建 力,大力推行“生态导向型现代化”,促进人的全
设事业在国际社会1972年召开联合国人类环境会 面发展的社会,与人类曾因生产力落后而享受的
议,试图唤起各国政府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时;在 前工业文明的那种低级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而放
1992年召开巴西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 弃现代化成果的社会有着质的区别;也不是只把生
会,试图使可持续发展思想得到最高级别的政治承 态文明当作未来要做的事而一味按传统工业文明方
诺时尚未呈规模的话,那么,20世纪后半叶以来加 式,以牺牲和破坏生态文明换取现代化的社会;更
强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逐渐成为全人类共 不是恃强凌弱,把生态危机“转移”或“转嫁”到
识的世界潮流时,积极应对“生态危机”,努力建 别的国家和地区的社会。
设惠及13亿人口的生态文明,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 历史已经和正在不断地证明:资本主义无
的不二选择。君不见从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峰会上中 限追求利润的生产方式内在包含着对自然环境的
国共产党人的担当和承诺,到如今对生态文明建设 破坏,内在决定了它不可能认真解决生态危机问
顶层设计的科学规划和崭新部署,明确指出建设生 题。随着全球化的加快发展,生态殖民主义愈演
态文明制度建设是重点,客观揭示建设生态文明内 愈烈——发达国家制定的环保高标准,促使本国
容丰富、任重道远。同时,深刻阐述生态文明建设 高能耗工业向不发达国家转移,甚至还把第三世
的目的宗旨,依靠力量和战略布局……可见,中国 界当作倾倒各种废物的垃圾场。所谓的环境可持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