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0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48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第一节 完善生态保护与建设机制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规范林权流转,建立林业合作经营机制,开展森林资源资产评
估,引导建立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主的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生态建
设。探索建立森林保险制度,支持开展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建设,将毕节纳入林权管理服务中
心标准化建设试点范围。建立经营性用材林5年限额采伐控制机制,允许年度结余采伐计划
结转使用和拍卖。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示范区发展步伐,继续实施石漠化综合治理、天然林资
源保护、防护林体系建设、小流域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修复工程,积极发展后续产业。根据
退耕还林总体部署,将25度以上陡坡耕地逐步退耕还林。加强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加
大草海恢复治理,支持百里杜鹃、油杉河和冷水河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积
极研究将试验区纳入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范围,创建生态文明城市,统筹推进环境友好
型社会建设。
第二节 健全环境保护机制
完善环境保护投入制度,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市场化运营。积极推进赤水河、
六冲河、三岔河、偏岩河等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提高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装置的运行负
荷率,改革、完善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收费方式,提高收缴率。新建毕节主城区第二污水
处理厂和各县城的第二污水处理厂。建设主城区第二垃圾填埋场、双山新区和重点镇的垃圾处
理设施,积极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和处置。完善排污许可证制度,发展排污权交易市场。
提高环境准入门槛,强化工业污染控制,对重点行业企业实施重点监控。完善环境监测预警制
度,建立环境污染事故应急处置体系。到2020年,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水质达到Ⅱ类标
准,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标准,城镇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西部地区平均
水平。
第三节 探索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
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加大中央财政
均衡性转移支付力度。建立和完善生态公益林补偿和流转机制。探索建立林业碳汇交易机制,
发展碳汇林业。鼓励和引导乌江流域上下游之间开展生态补偿。严格执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保
证金制度。加强矿山资源利用,提高植被覆盖率。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
第六章 推进新农村建设
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探索建立以城带乡、
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42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