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4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48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景区和旅游线路,重点建设百里杜鹃、织金洞、草海、九洞天和慕俄格古城、水西古城、大屯
土司、石门坎等文化旅游区。研究建设百里杜鹃、大方等文化旅游集聚区。支持具备条件的重
点景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加快赫章县可乐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支持试验区大力发展
红色旅游。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一批旅游特色村寨。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发展理念,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建设一批重点民族特色文化产业项
目。做大做强民族歌舞、工艺美术、节庆会展、戏剧影视等文化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规划建设七星关、织金等重点物流园区和毕节中药材交易中心、威
宁马铃薯等农特产品批发交易市场,积极发展现代运输方式和第三方物流,把毕节建设成为区
域重要商贸物流中心。
扎实推进金融服务业改革发展。支持毕节农村金融改革,探索金融推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
跨越发展中的有效途径。支持和鼓励金融机构在试验区设立分支机构。支持设立村镇银行、农
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等经济组织。鼓励金融机构有效增加对“三
农”和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投入。拓宽融资渠道,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通过上市或者发行企业
(公司)债券、中小企业集合债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方式融资。
第六节 有序承接产业转移
积扱营造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环境,探索承接产业转移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提高
完善金融服务水平,引导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加强公共服务创新平台支撑,主动为产业转移企
业和项目提供有关咨询服务和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
革,提高办事效率,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积极引导产业集聚,合理规划和稳步推进开发区建
设,优先考虑在具备条件的地区设立开发区。探索与东中部地区和其他省市合作互动、共建产
业园区模式,形成一批以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要特色的产业园区。推动毕节、织
金、威宁经济开发区有序承接产业转移。推进园区扩区调位,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
为国家级开发区,重点工业园区创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第八章 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大力发展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创新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体制机
制,逐步建立符合市情、覆盖城乡、公平合理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一节 突出教育优先发展地位
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健全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全面推进素质
教育。建立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推进毕节贫困山区教育改革发展试验区建设。加大对
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和农村中小学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逐步解
决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薄弱问题,逐步消除“大班额”“校外寄宿”等现象,保留并认真
4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