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5 - 毕节地区通志(卷十)
P. 475
附 录
24年来,试验区紧紧围绕“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试验主题,按照“近期作示
范、长远探路子”的要求,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坚持发展与扶贫并举,把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
活条件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作为改革发展的重点任务;坚持开发与保护并进,把加强生
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坚持人口数量控制与质量提高并重,把实现人的全
面发展作为改革发展的目标;坚持因地制宜,把充分发挥当地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产业作为改
革发展的着力点;坚持同心同行,把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优势作为改革发展的
推动力。
第二节 发展优势
自然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32种,其中煤、磷探明储量分别为281亿吨、14.2亿吨,均占贵
州省的50%左右;生物资源丰富,动、植物资源达2800多种,天麻、竹荪、半夏等中药材享誉国
内外,农特产品品质优良;年均水资源总量134亿立方米。
文化底蕴深厚。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丰富多彩,旅游资源独特,气候清爽宜
人,织金洞、威宁草海、百里杜鹃、九洞天等景区风光秀美,素有“洞天湖地、花海鹤乡、避
暑天堂”之美誉。
区位优势明显。地处四川、云南和贵州三省结合部,是珠三角地区连接西南地区,以及长
三角地区连接东盟的重要通道。规划建设的厦门至成都、杭州至瑞丽高速公路和成都至贵阳快
速铁路、隆昌至黄桶铁路、昭通至黔江铁路等将成为试验区新的对外交通通道。
多党合作助推。中央统战部、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国家有关部委及社会各界始
终关心和支持试验区建设,形成了统一战线参与试验区建设的毕节经验。
第三节 机遇挑战
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试验区发展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发〔2010〕11
号和国发〔2012〕2号文件的印发实施,为加快试验区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有力的政策
支持;投资环境和发展条件不断改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为进一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
镇化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东部产业加快向西部转移,为试验区发挥资源富集
优势,推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利条件;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推进,有利于试验区参与
区域分工,全面提升内陆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广大干部群众思改革、谋发展、奔小康的愿望
强烈,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为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
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因素影响,试验区还面临不少突出困难和问题,经济总量小、人均
水平低,贫困和落后仍是试验区的基本区情和面临的主要矛盾,基础设施落后、生态脆弱、人
口资源环境压力大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贫困面广量大程度深等问题仍
然突出,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科技创新乏力等问题亟待解决,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仍然存在的一些体制机制障碍有待于进一步破除。
4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