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毕节地区通志(卷九)
P. 188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旨趣。(6)教师节。节时9月10日。自1985年9月10日起,每年9月10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
各级各类学校均举办教师节庆祝活动。(7)护士节。节时5月12日。20世纪80~90年代,各医
疗卫生单位自行组织纪念活动。21世纪后,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开始举行授帽仪式等纪念活动。
(8)老年节。节时重阳日(9月9日)。近年,老年节期间,各级老干部管理局、老龄委和老年
大学举办各种老年人文化体育活动,以资纪念。
三 婚嫁习俗
民国初年,婚娶沿袭古制和古礼。婚姻通行一夫一妻制;少数富裕人家,有一妻一妾;官
僚富绅,有三妻四妾者。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姻由父母包办。男女成年后,按礼仪程
序办理婚事。此外,还有招婿入赘和收童养媳婚俗。穷家无人愿将女子嫁给或无婚娶财力,间
有到较富裕人家入赘者。穷家无力抚养子女者,间有将幼女送养男家作童养媳,待年长成婚,
称圆房。大定西区有的妇女夫死后,夫之兄或弟有权将其收为内室,称为填房,民间有“家有
小叔不嫁嫂、家有老牛不卖草”俗语。
婚娶礼仪各县亦基本相同,然礼仪称谓有别,也有一些特殊礼俗。
大定县婚娶礼仪,要经过问名(了解女方姓名,属相,请人卜算合婚,再备礼请媒)、纳
采(经媒人说合,女家允口)、纳吉(择定婚期)、纳征(送聘礼)、请期(正式递送结婚日
期)、迎娶等程序,称为六礼。迎新时要备大红花轿和小轿给新娘和送亲者乘坐。男家请一男
孩身背宝瓶壶,斜挎大红花,乘花轿抵女家,称押轿,戏称“引窝蛋”。新娘乘坐轿(有的骑
马)到男家,经回喜神、拜堂后才引入洞房。请福寿双全的老人铺床圆房,新郎揭去新娘盖头
后,参加婚礼的亲友闹新房。婚后第三天拜三朝,长辈在中堂就座,新婚夫妇先拜祖先,再依
秩请名受礼,受礼者要给拜钱。尔后回亲。第四天新妇下厨做菜,有小姑者要请先尝口味,取
古礼“洗手作羹汤,先请小姑尝”之意。
织金县婚娶程序分为问名、纳吉、纳彩、请期、迎新、拜堂6个程序。问名也称提亲或说
亲。纳吉也称发八字,又叫开庚。经媒人说合后,男家备一定礼物,择期请媒人陪同前往女家
烧香点烛敬拜神祖,并将带去的一张鸾书(也叫庚书)放于神龛上。女家请人按男左乾、女右
坤的方位,一手同时握两支新笔分别写乾造、坤造于鸾书左、右上方,而后单握管写清男女双
方姓名和生辰年、月、日、时给男家带回。纳彩,亦称过礼或烧香,即男家请人偕同,将议定
的衣料、首饰、礼金及敬供祖宗神灵的物品装成台盒箱笼,送往女家。请期也叫送日子。也可
把纳彩和请期合并进行,称为随香送日子。迎新俗称接亲,男家于婚期前一天下午请人组成
接亲队,将准备的新娘盛装、猪肘、鸡礼、花轿、小轿送往女家,第二天接回新娘。接亲仪
队由多人组成,其中有两位能说会道的男性至亲为领队押礼,其余人员分扛大旗、小旗和背
抬礼物,另请4人抬花轿,2人抬小轿。接亲仪队到女家大门前,两个领队者并排立于大门边;
女家打开大门,二人举步入堂。并要三步即走到神龛前,且一步一喊礼。然后燃烛斟酒祭祖宗
神灵,将新娘盛装摆于堂屋正中方桌上,请女家点收。之后,安排接亲仪队入席就餐、住宿。
3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