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461
第二十三篇 体育 卫生
县妇保站)。旋即,与接生站合并。建站之初,主要推行新法接生宣传和进行一般接生工作。
1958年,并入县人民医院,设妇幼卫生股,开展城关妇幼卫生及指导全县妇幼卫生工作。1962
年,恢复妇幼保健站建置。1968年,贯彻毛泽东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
指示,县妇幼保健站多数人员被下放到农村卫生院工作,留3人抓站内工作。1980年,下放人员
陆续回站。1981年,县财政拨5万元,单位自筹3万元,在威宁路修建砖木结构用房750平方米,
设妇产科床位15张。1985年,添置50MAX光机及化验设备,设置放射、化验室,开展相应业
务;设立妇保组、儿保组、计划生育组、病房、门诊,收治各种妇科疾病、住院接生,作计划
生育手术。1986年,参与地、县医疗卫生单位对毕节城区实行地段妇幼保健工作,对孕产妇、
儿童进行建卡登记。1987年,开始进行婚前保健工作。1990~1994年,参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加强中国基层妇幼卫生/计划生育服务》合作项目,指导全县实施项目。1996~2000年,滚动
发展《妇幼卫生人力发展项目》,经过项目实施,使毕节市孕产妇死亡率由1990年的315.4/10万
下降至1997年的116/1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1990年的156.95‰下降至1997年的89.13‰;婴
儿死亡率由1990年的112.36‰下降至1997年的57.59‰。1996年,经省地验收,毕节市妇幼保健院
被确认为爱婴医院。2003年,有职工39人,其中卫技人员37人。37名卫技人员中,有副主任医师
1人,主治医师13人,医师10人;设置办公室、妇产科、妇保、儿保、计划生育、婚前保健、门
诊、病房、放射、化验、B超等科室;有业务用房750平方米;有200MAX光机、B超机、心电图
机、冰箱、冰柜、综合产床、综合手术床、红外线乳腺仪、妇科微波治疗仪、低压吸引器、新
生儿复苏囊、新生儿培养箱、新生儿辐射抢救台、胎儿监护仪、分析天平、比色计、显微镜、
12孔无影灯、蒸发消毒器、复印机、电脑、打印机、救护车和化验设备。除开展新法接生、孕
产妇住院分娩,孕产妇、儿童系统保健外,尚能开展妇产科剖宫产、子宫切除术。
大方县妇幼保健院
1953年5月,在六区(理化)成立大定县人民政府妇幼保健站,领导和组织全县推广新法接
生。1954年6月,保健站迁城关福音堂与县卫生院合署办公。1957年,分出单列办公,改称大定
县城关妇幼保健所。次年,改称为大方县妇幼保健所。1960年2月,迁南街办事处。1962年,迁
核桃湾。1964年,迁新民路153号。1967年,撤销。1970年,恢复,称大方县妇幼保健站,1976
年,在新民路136号新建办公楼。1982年,添置化验设备,设化验室,开展检验工作。1984年,
设儿童保健门诊。1988年12月,开设婚前检查专科保健门诊。1994年,县财政拨款在西大街修建
办公楼,设妇产科、儿科病房,有床位20张。1996年,经评审,被国家卫生部、联合国儿童基金
会、世界卫生组织(WHO)评估确认为爱婴医院。1998年,设X光室、B超室、心电图室。1999
年12月,更名为大方县妇幼保健院。2003年,有职工27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25人。在卫生技术
人员中,有副主任医师1人、主治(管)医师9人、执业医师9人、助理医师1人、护士3人、检验
师1人;有200MAX光机、胎儿监护仪、产床、心电图机、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恒温箱、冰箱、
电脑、打印机;除开展新法接生、孕产妇住院分娩、孕产妇、儿童系统保健外,尚能开展妇产
2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