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205
第二十二篇 教育 科学研究
药检 1.药检进展。1965年,地区药品检验所建立,检验药物。最初只能年检40多种药品,
以后检验种类逐渐增多。1989年完成433件,2004年完成722件,2008年完成792件,2010的完成
1015件。而且检验质量体系在不断改进和完善。2004年11月,该所通过贵州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组织的计量认证监督检查。
2.药检科研。(1)胖血藤调查研究。1983~1984年,地区药检所调研少数民族常用药物胖
血藤,查明胖血藤的分布、生长特性、形态特征、药物特性、显微特征、药用价值。此药不仅
是苗族、彝族的重要药物,汉族中也常有人使用,对风湿麻木、消炎止痛、止咳、止血确有较
好的疗效。调查中收集筛选出4个以胖血藤为主的验方。
(2)金钱白花蛇各部分鳞片的鉴别研究。金钱白花蛇是常用的贵重药材,药材收购部门
常发生收购伪品的情况。1992~1993年,地区药检所对正品蛇与伪品蛇的各部分鳞片作比较鉴
别,发现正、伪之间各部分鳞片存在数量、形状及排列差异。以此作补充鉴定方法,能较准确
地分辨真伪。1994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3)抗生素药品效价的微生物检定。1992~1993年,地区药检所采用管蝶法测定抗生素药
品效价检验,在检验的14种抗生素药品中,查出15批次伪劣药品。运用此法,解决抗生素药品
需送省检,耗时长问题。1994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4)中药白花蛇舌草的商品调查及几种混淆品的生药学研究。白花蛇舌草是新开发的常用
抗癌性药物。由于无系统的鉴别方法,真伪难分。据省内8地(州、市)46家医药单位调查,在
60份样品中,仅有10份正品,冒品有水线草、纤花耳草、仙桃草、漆姑草、蚤缀。1992~1993
年,地区药检所进行白花蛇舌草与上述几种药用植物的生药学研究。通过植物形态、药材特
征、茎横切组织特征比较,编制出原植物及茎部组织学鉴定检索表。研究结果获四川省中药研
究所,贵州中医学院、成都市药检所的肯定,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效益。1994年获地区科
技进步四等奖。2010年完成“康儿灵颗粒橙皮等薄层鉴别方法的修改及其他药材薄层鉴别的研
究”等6个课题,完成省下达的快检车近红外建模等科研任务。
中药材 1.中药材资源普查。1985~1987年,地区组成中药材资源普查办公室,负责组织进
行全地区中药材资源普查。据查,全地区中药材资源有1660种,其中植物类中药材1583种,占
95.4%;余为动物类和矿产类。植物类药材中,绝大多数是野生地方种。同时查清各类药材的蕴
藏量及分布;发现天葵子等47种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新药源;发现中华水杨梅等一批有一定经
济价值的原料药,澄清21个混乱品种。1988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2.中药材饮片加工技术改进。地、县中药材公司均设有饮片生产厂或车间改进以下加工技
术:改木缸浸泡为大池浸泡;改不分品种不分时间浸泡为分品种分阶段浸泡,并与闷润结合;
改直接加辅料炮制为将辅料拌入药物闷润;改手工操作为机械操作。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
率,利于药物应用,便于储存。
3.中药材资源开发利用。1958年前,个体诊所和药店曾利用本地药材,配制成各种膏、丹、
丸、散,多为自产自用。1958年,建立地区中西药制药厂,曾生产六味地黄丸、归脾丸、壮筋
健肾片、虎骨酒。1968年建立毕节“六二六”制药厂,生产独角莲软膏、白药、山枝茶糖浆、
2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