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2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20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技术。地、县医院也先后建中医科,并将推拿、按摩、针灸纳入理疗。
2.中西医结合科研。(1)四季红(头花蓼)治疗尿路感染。1973年,纳雍县医院将草
药四季红制成浸膏片和酊水剂,治疗尿路感染及肾盂肾炎,疗效好,经7~10天治疗,尿常
规检验转阴;至1977年,该院用此法治疗71例,有效率90.1%。1980年获地区科技成果鼓
励奖。
(2)周围性面神经瘫痪治疗。1974年,毕节县医院按照中医的针灸疗法,用西药氢溴酸加
兰他敏合并维B12,选地仓、迎春、临泣、攒竹穴位进行注射,治疗周围面部神经瘫痪,7天即
使患者恢复神经功能。此后几年,用此法治疗106例,疗效均很好。
(3)红斑性狼疮的中医治疗。1983~1985年,毕节县医院采取中西医结合,以中药为主的
办法,治疗4例红斑性狼疮。西医主要应用抗生素控制感染,中医用人参、僵蚕、苍耳子、仙鹤
草等中药,制成“消疮散”,按“八纲”辨证加减化裁内服,均获成功。1986年获地区科技进
步四等奖。
(4)肌筋膜综合征治疗。1983~1987年,黔西县医院在治疗肌膜综合征中,中医以推拿、
按摩、熏洗为主,选用淫羊藿等中草药,组配成四肢熏洗方和舒筋活血熏洗方;西医应用强的
松龙,皮试后,进行激痛点注射。共治疗65例,平均疗程30天,痊愈60例,占92.3%;缓解3
例,无效1例。1988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5)电针结合加味定志丸治疗色弱。1985~1987年,地区中医院根据中医关于眼病的理
论,采用电针加定志丸治疗红、绿色盲29例,疗程平均38天,痊愈9例,好转20例。其中,识图
提高3~13幅的10例,提高15~40幅的11例,一年后随访,2例退步。1988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
等奖。
(6)复方加兰他敏穴位注射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瘫痪。1970年,毕节县医院采取中西医结
合,自配复方加兰他敏注射液,进行穴位注射,治疗周围面神经瘫痪,疗效好。此后20年,用
此法治疗106例,面神经恢复快,无副作用,安全可靠。1990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7)活血化瘀益气法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1985~1989年,威宁县医院采用活血化瘀益气
的方法,选用当归、红花等5种中药,与丹参注射液、葡萄糖注射液同用,治疗脑外伤后综合征
115例。疗程平均30天,治愈40例,显效55例,好转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1990获地区
科技进步四等奖。
(8)中药配合耳穴治疗胆结石症。1987~1990年,地区中医院按中医升降气机,以通为
用,增水行舟,胆胃同顾为治疗原则,以内服中药为主,配合贴压耳穴治疗胆结石100例,其中
多发性结石占87%,中老年患者79%,治疗结果,排石率93%,排净率43%。1991年获地区科技
进步四等奖。
(9)刺五加,生脉针联合使用治疗气虚血瘀症前后血液流变学的观察。1996~1998年,地
区中医院以血液流变学检测作中医气虚血瘀症的量化指标,用刺五加配合生脉针治疗76例,以
蝮蛇抗酸酶治疗42例作对照。据观察,两者的抗凝溶栓、降粘解聚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前者在
治疗中不作皮试,不需监测血小板计数。此法集治疗、预防及养身于一体,使用方便、安全,
2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