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7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127
第二十二篇 教育 科学研究
粒品种占65.2%,小于30克的占22%。对92个栽培面积较大的品种进行品质鉴定,粗蛋白含量
在18%~27.7%之间,含26%以上的优质品种(国家标准,下同)品种8个,含22.5%~26%的
中质品种48个;粗脂肪含量在1.01%~2.25%之间,含1.5%以上的优质品种71个,淀粉平均含
量为48.8%。
(6)小豆品种资源整理。1974年,地区农科所征集得全省小豆品种65份,整理后,1990年
编入《中国食用豆类品种资源目录》第二集的品种65个,内有本地区品种5个,入库品种35个。
小豆品种的生育期,早熟种小于134天,中熟种134~151天,晚熟种大于151天,多为百粒重
6-12克的中粒重。
(7)饭豆品种资源整理。饭豆别名巴山豆、懒豆。1974年,地区农科所征集全省饭豆品种
56份,整理后归并为43个品种,1990年编入《中国食用豆类品种资源目录》第二集,入库品种
42个。饭豆全生育期早熟种小于146天,中熟种146~154天,晚熟种大于154天。(8)绿豆品种
资源整理。1974年,地区农科所征集全省绿豆品种57份,整理后编入《中国食用豆类品种资源
目录》第二集的品种13个,入库12个。全生育期为114~122天。2003年,中国农科院农作物品
种资源研究所主持完成的《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评价与利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
奖,毕节地区农科所作为参加单位之一,获中国农科院颁发的荣誉证书。
6.其他谷类作物研究。(1)野生荞麦资源考察。1982~1985年,威宁县农科所在省内19个
荞麦主产县考察野生荞麦资源。据查,有野生荞麦存在,且有一年生野生苦荞、多年生野生苦
荞,一年生野生甜荞、多年生球状根野生甜荞,多年生姜状根野生甜荞。5种类型均有,有散
生,也有几十平方米的群落。威宁县农科所收集5种类型的种子,进行繁殖研究,其中姜块状根
野生甜荞,可分根进行无性繁殖。中国农科院农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邀请国内荞麦专家,在北
京对威宁农科所的考察和研究进行鉴定,认为在贵州发现野生荞麦,并记述其种类、分布、植
物学性状,在国内尚属首次,对研究中国荞麦的起源、分类、生态、育种及综合开发,是一大
贡献。1990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2)荞麦新品种选育。1990年,威宁县农科所采用60伽马射线辐射方式处理黑苦荞诱变,
从变异植物中育成黔苦1号。1997~1999年参加全国荞麦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在四川、陕西、
甘肃、宁夏、湖南、云南种植,均增产8%以上。2002年省审定通过,适宜在海拔1800米以上的
中下等地推广。2003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威宁县农科所从高原黑苦荞变异株中
作系统选育,育成黔苦2号、4号。2004年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黔苦2号籽粒
芦丁含量2.61%,麸皮芦丁含量6.18%,属国内含芦丁量高的荞麦品种。
(3)高粱地方品种整理。1975~1979年,地区农科所整理贵州省高粱地方品种,征集得资
源67份,归并为18个品种,生育期以120~140天的中熟种为主,对自然光周期反应敏感,感光
性强于感温性,全生育日数随播期后延面增长。赫章糯高粱蛋白质含量15.56%,比一般品种含
量高3.5个百分点以上,1979年,全部编入《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目录》。1981年有17个品种编入
《中国高粱品种志》,1984年分别获农业部进步一等奖,地区农科所为受奖单位之一。
(4)高粱杂交种引进及栽培技术研究。1971年,地区农科所引进高粱杂交种,鉴定出适
2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