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36 - 昌宁县志
P. 536
昌宁县志 1978~2005
旨在不误农时、青年男女停止谈情说爱。开门节为农历九月中旬,农忙过后打开关闭爱情之门、婚姻
之门,男女青年可进行社会活动、自由恋爱,穿上艳丽服装跳龙灯舞,人们簇拥舞龙队到各村寨环游、
表演,在铓锣、胡琴、笛子伴奏下,男女青年载歌载舞,庆祝开门节,庆祝丰收。
四、苗族节日
花山节 是苗族传统节日,因居住地区不同,花山节日期不同,一般在农历正月举行。节日期间,
穿上苗族盛装,在举办节庆场所表演文艺节目和举行爬花杆、斗牛等比赛。在节庆场所男女对歌,是
青年男女播种爱情好机会。
吃新节 是苗族传统节日,农历八月十五前后吃新米时,苗族家长早早上山打数只鸟回来,分给
每个家庭成员。传说在吃新米这天吃雀肉,小孩长大唱歌会像百灵一样,大人吃后会像画眉鸟一样能
说会道。
五、布朗族节日
打歌节 是布朗族传统节日,时间为农历二月初六,布朗族男女扎龙灯,在家中打歌,跳两天两晚。
初八舂粑粑、吃汤圆,全寨男女聚会寺中耍龙、打歌、接龙求雨,祈祷风调雨顺,全寨人在大树下纵
情玩乐,祝愿新年五谷丰登。
新米节 是昌宁布朗族传统节日,秋收伊始,庆贺丰收。开镰前夕,挑选属蛇日子,族长带领全
寨人到田边,面向东方,割一捆稻穗,舂出新米。煮新米饭带一包肉菜,敬献寨神和祖宗后,全寨吃
新米饭并开镰收割。
六、回族节日
开斋节 是昌宁回族传统节日,时间在伊历九月,一般在伊历九月初三接斋、十月初三开斋,开
斋当天举行庆祝活动。
古尔邦节 又称“宰牲节”,是昌宁回族传统节日,此日为一年一度朝觐礼仪最后一天,以宰牲(骆
驼、牛、羊)方式向真主献祭。
圣纪节 又称圣忌节,是昌宁回族纪念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诞辰的节日,节日活动多由清真寺
主持。届时,穆斯林穿戴整齐,到清真寺沐浴、更衣、礼拜、听阿訇宣讲穆罕默德历史和创建伊斯兰
教功绩。
第四节 宗教信仰
昌宁县各世居民族有不同历史源流、文化、生活习俗和信仰。信仰宗教主要有原始宗教、佛教、
伊斯兰教、基督教。2005 年,昌宁县有寺观、教堂 23 个,教职人员 34 人,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信教群众 3 万余人,信仰原始宗教 2 万余人。
一、佛教
昌宁县佛教有汉传佛教和南传上座部佛教(小乘佛教)。其中,信奉汉传佛教以汉族、彝族居多,
大部分属中老年人,且以妇女为主。南传上座部佛教主要是柯街、卡斯、湾甸等地傣族信奉,内部有长老、
佛爷、和尚等宗教等级之分。佛爷、和尚可还俗,还俗佛爷称“康朗”、和尚称“贺”。2005 年,昌
宁县信奉汉传佛教 2 万余人,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 0.50 万余人。
【 47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