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0 - 昌宁县志
P. 540
昌宁县志 1978~2005
第二十七章 扶贫移民
1978 年,昌宁县有农村贫困人口 20.61 万人。1986 年起,通过持续实施基础设施扶贫、产业扶贫、
易地开发扶贫、以工代赈扶贫、外资扶贫、小额信贷扶贫、科教扶贫、挂钩帮扶等措施,解决 13 万贫
困人口温饱,县域贫困地区基础设施条件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群众经济收入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明
显提高。
同时,在实施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程中,昌宁县涉及中型水库建设和小湾水电站库区建设移民安
置。1993 年 11 月,启动小湾水电站水库淹没区实物指标调查工作。1999 年 3 月,完成明山中型水库
建设移民安置 283 户 1198 人。2005 年 10 月,完成大城中型水库建设移民安置 142 户 559 人。至年末,
完成小湾水电站库区以农户为单位移民档案、移民安置招标设计,收储移民安置国有土地 13491.91 亩。
第一节 扶贫移民机构
一、扶贫管理机构
1986 年 4 月,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昌宁县山区民族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农村工作部山区民族
工作科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职能。1990 年 11 月,县委农村工作部山区科加挂昌宁县贫困地区工
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牌子。1995 年 2 月,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内设农村工作科,对外挂扶贫办公室牌子。
5 月,昌宁县贫困地区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昌宁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1996 年 4 月,设立县人民政府
扶贫开发办公室,为县人民政府正科级议事协调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和综合协调扶贫开发工
作、监测和预测贫困地区经济社会运行动态、宏观管理扶贫开发项目和物资、总结推广扶贫开发经验、
制定促进和加快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措施。10 月,县扶贫办内设综合科、计划财务统计科、项
目管理科、社会事业科;核定人员编制 8 名,其中行政编制 5 名、事业编制 3 名,实有干部职工 7 人。
2002 年 11 月,县扶贫办内设综合科、项目管理科、小额信贷科、外资管理科(世界银行贷款管理办
公室);核定人员编制 12 名,其中行政编制 5 名、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编制 6 名、工勤编制 1 名,实
有干部职工 7 人。2005 年,县扶贫办内设机构不变,实有干部职工 13 人。
二、移民管理机构
1993 年 3 月 19 日,昌宁县成立支援小湾水电站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计划委员会。
1995 年 2 月 28 日,《昌宁县县级党政机构改革方案实施意见》明确,支援小湾水电站建设领导小组
办公室由县计划委员会划归县土地管理局。6 月,县土地管理局内设移民搬迁办公室,对外挂“昌宁
县人民政府移民搬迁办公室”牌子,在没有移民搬迁任务时挂靠县土地管理局办公室;移民搬迁办公
室主要职责是编制、组织、实施移民安置规划,配合移民区乡镇人民政府做好宣传发动、移民搬迁、
生产生活扶持计划;核定事业编制 2 名。2001 年 6 月,县土地管理局移民搬迁办公室有事业编制 4 名。
7 月 3 日,设立昌宁县支援小湾水电站建设安置办公室,为县人民政府行使行政职能的正科级事业单位,
划入县土地管理局移民搬迁办公室职能,负责昌宁县移民安置规划并组织实施;内设综合协调科、移
民规划安置科、移民生产恢复科、计划财务科,核定事业编制 15 名。2003 年 5 月 30 日,撤销昌宁县
【 4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