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4 - 昌宁县志
P. 474
昌宁县志 1978~2005
通品种亩增产 100 ~ 200 千克,其选育技术获省科委科技进步奖。1980 年,县农科所杨丽珠从 1972
年起在红卫公社开展低产茶园改造技术,实验地平均亩产干茶 281.60 千克,是 1972 年的 19 倍,
该成果获省人民政府三等奖;县农科所肖和从 1975 年起在县良种场开展油菜施硼技术,平均亩产
由 1977 年 23 千克增加到 1980 年 50 千克,该技术获省人民政府三等奖。1981 年,县农科所马荣成
1975 年起在勐统长岭岗定植 140 亩速成高产茶园亩产干茶 255.30 千克,创昌宁速成高产茶园平均亩
产最高水平,获省人民政府二等奖;县农机局推广普及机械插秧技术获省科委三等奖;县农机修造
厂付楠等研制 TSLN-61-4 型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单机发电量 7 ~ 10 千瓦,具有靠小流量水力发电
特点,适应于水源不足山区照明、制茶、碾米、磨面、抽水等,该技术获省科委三等奖。1982 年,
县农科所石春翰、胡文源、普郁亮等人于 1975 年开始选育、1980 年试种成功、1981 年在保山地区
推广种植糯谷品种“京黄 -126”,适宜于海拔 1300 ~ 1600 米地区种植,亩产 350 ~ 400 千克,最
高亩产 550 千克,比一般品种增产 50%,且具有耐肥、抗倒伏、抗病性强等特点,该选育技术获保
山地区农业局科技二等奖。1984 年,昌宁县引进水稻品种“212”,1986 年试验田亩产 585 千克,
比对照品种“京国 92”增产 53.17%。1986 年,昌宁县被确定为“七五”期间第一批优质茶生产基地县,
农牧渔业部、国家计委下达 3 年繁育良种茶苗 120 万株,县茶叶技术推广站以鸡蛋山繁育点为主,
采取外引与自选相结合建繁殖园 11 亩、母本示范园 25 亩、示范点 4 个,至 1988 年繁育“云抗系”
无性良种 235 万穗,1987 ~ 1989 年出圃优质无性良种茶苗 126.70 万株,选育出圃当地优良群体实
生苗 157.10 万株,推广种植无性优质良种茶 300 余亩。1986 年起,昌宁县种子公司进行杂交玉米制
种试验,1988 年 12 月经保山地区种子公司和县科委、农牧局、农办验收合格,获云南省制种高产
竞赛奖,1992 年玉米品种“莫三”开发获省人民政府三等奖。1987 年 1 ~ 9 月,柯街华侨农场通过
选土地、选品种,在 50.17 亩土地上播种西瓜品种“蜜桂”,实施地膜覆盖、配方施肥、改善种植
密度,做到施好肥、灌好水、整好枝、压好蔓、授好粉,落实病虫害防治措施,西瓜产量 263.77 吨,
最高亩产 6655 千克,平均亩产 5258 千克,该技术 1988 年获保山地区行署三等奖。1987 年,昌宁
县在卡斯区开展留养再生稻试验 4.50 亩,亩产 60 千克;1988 年示范推广 453.60 亩,亩产 100 千克;
1989 年留养再生稻列为昌宁县重点推广项目。1987 年,昌宁县推广喷施“叶面宝”“农家乐”植
物生长调节剂 3.84 万亩,1988 年推广应用 6.50 万亩,茶叶产量一般增产 20% ~ 30%,粮食作物增
产约 10%,该技术 1988 年获保山地区行署三等奖。1991 年,昌宁县实施烤烟地膜栽培及优质高产
技术栽培、玉米健壮素、地膜玉米示范项目。1992 年,实施容器育苗技术、桉树病虫害综合防治、
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示范、云曲 88- Ⅱ型烤烟炉示范项目。1993 年,实施香菇人工栽培技术推广。
1994 年,实施优良黄豆品种间套种示范、高密度流水养鱼试验示范。1994 年,县甘科站、糖办和卡
斯糖厂、卡斯乡人民政府共同实施 6.60 万亩甘蔗丰收计划项目获省人民政府一等奖。1995 年,实施
黄山羊养殖基地建设、优质砀山酥梨高产栽培及推广、万亩山地甘蔗丰产栽培技术示范推广项目。
1996 年,昌宁县引进水稻旱育稀植技术,1998 年省科委把昌宁列为云南省水稻旱育稀植技术重点示
范县之一。1999 年,引进巴西陆稻试种成功。2002 年,县甘科站实施旱地甘蔗丰产高糖综合栽培技
术获省人民政府三等奖。2004 年,县茶叶技术推广站实施保山市无公害茶叶推广技术、县农科所实
施优质大麦示范技术等获保山市人民政府三等奖。
工业科技 1987 年 3 月,县科委与县茶叶办公室在温泉区尼诺乡收购茶叶,县茶厂、县科委、湾
甸农场茶叶站承担研制任务,用大叶种尼诺茶精制绿碎茶、条茶,并与小叶种茶等匹配,分别用茉莉花、
缅桂花三窨一提、二窨一提和一窨一提及筛头二窨等处理,试制优质尼诺茶 250 千克。同时,又将昌
宁县二级毛茶寄到福州下洋茶厂精制成茉莉花茶,产值翻一番。1986 ~ 1987 年,昌宁县从施甸县引
进单人、双人脚踏打谷机机型,县农机修造厂改进生产出单人、双人脚踩小型水稻脱粒机,实现水稻
【 4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