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5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775

附  录








                        “互联网 +市场监管” 助小作坊华丽转身



                               ———清镇市小作坊智能化监管体系建设工作纪实


                                                    胡俯茂 胡太勇




                     编者按:
                    2015年 12月以来,作为全省唯一的小作坊监管工作试点县,清镇市将大数据 “聚合、共

                享、运用”的内在要求,食品安全 “科学监管、防控风险、服务民生”的工作目标,人民群众
                “共创、共享、共治”的意愿有机结合起来,探索 “互联网 +市场监管” 小作坊智能化社会共
                治,着力构建实时化、多维度的政府和社会协同,小作坊自律的食品安全智能化社会共治共同
                体,有力推动了小作坊标准化生产、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监管、社会化共治。
                    2016年 8月,国家食药监总局联系了 《经济参考报》 《第一财经日报》 《南方都市报》 《医
                药经济报》、央广网等媒体聚焦清镇市小作坊监管试点工作。

                                   动因:补齐短板 借力大数据监管小作坊


                     小作坊呈现 “多、散、小、乱、差”等特点。资料显示,国家质检总局曾经对全国小作坊作
                过一个初步统计,有 40余万户。大多数小作坊都是 10人以下。
                     这些小作坊食品生产经营者,广泛分布在农村和城乡接合部。由于产业基础薄弱,经营环境
                较差,设施设备简陋,生产工艺落后,管理体系不健全,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很多不具
                备基本的食品安全操作技能,不了解相应的法律知识,不熟悉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承担的义务,
                这给食品安全带来较大的风险和隐患。
                     据清镇市市场监管局局长蒋平介绍,经规范改造后,清镇市共有各类食品加工小作坊 505
                家,涵盖酒坊、油坊、面条、米粉、豆腐等行业。这一数据仍在快速增长。面对不断增加的小作
                坊食品安全问题,和人民群众从 “吃得饱转向吃得好、吃得放心”的转变,传统的执法监管方式
                滞后、手段弱等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监管方式已不适应现实需要。
                     “传统的监管方式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人员编制少、职责多、压力大,

                执法监管力量严重不足。”蒋平说,以清镇市犁倭分局为例,分局仅有一名执法人员,却要监管
                全镇 69家食品小作坊。
                     基于此,清镇市看好大数据在行政执法监管应用方面的广阔前景,欲借力大数据构筑一套
                “智慧执法、智慧监管、智慧监督”的小作坊智能化监管体系。

                                   实践:抓住关键 着力消除食品安全风险


                     借力大数据,数据在哪里?
                                                                                                      ·
                                                                                                   4
                                                                                                · 7  1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778   779   7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