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80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780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 /2017
2011年以来,清镇市累计补充义教阶段教师 558名,队伍得到了不断充实。
但是,要给学生 “一杯水”,老师就要有 “一桶水”。为此,清镇市通过 “继教工程”“国培
计划”“千校万师” “远程教育”等方式,搭建教师培训平台,提升学校管理水平和教师教学科
研能力,教师年均培训达 72学时以上。通过 18个 “三名工作室”的 “传、帮、带”,涌现出了
一批优秀教师、师德标兵和教坛新秀。
为让更多孩子拥有 “好老师”,清镇市除了请专家 “送宝”,还邀名家 “入伙”。王世秀老师
原是遵义市道真县第五小学的校长,中小学高级职称,在学校领导岗位上摸爬滚打多年,重在
“特”字办学,文化立校。2016年,清镇市红枫三小新校区投入使用,清镇市便通过人才引进的
方式,请王世秀 “出山”担任红枫三小校长。结合校情实际,王世秀提出了 “生态教育”的办
学理念,并倡导全校按照 “承载新使命、孕育新希望、创造新人生”的发展定位,努力实现办学
“开门红”。
为进一步均衡校际、镇域、城乡之间的教师队伍素质,清镇市还通过学校挂帮、干部挂职、
教师互派、顶岗锻炼等方式,让教师 “动起来”,促进教师轮岗交流,以强带弱、扬峰填谷。同
时,通过采取送课下乡、请课进城、城乡手拉手、小片区教学等形式,让全市中小学形成了一个
更广意义上的大学校、大教研组。
“爱均衡”———让更多孩子享受教育公平
“冬瓜炖排骨、青椒土豆丝、莴笋炒肉……”在新店镇化龙小学,今年秋季学期,243名学
生全部享受 “营养改善”计划,学校凭借着设施完善、干净整洁的学生食堂和安全可口的营养午
餐,获得了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爱心妈妈与留守儿童包饺子、学校教师与留守儿童 “结对子”……近年来,清镇市先后建成
“阳光儿童之家”53个,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进行经济上支持和精神上关爱,5000多名留守儿童
的求学之路不再孤单。
在推进义教均衡的过程中,清镇市十分清楚:“爱就是最重要的公平”。
为 “不让一个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失学”,认真落实 “两为主” 政策,全市近两年共有 6430
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
在关爱 “三残”儿童方面,清镇市建立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主、随班就读为辅的教育机制,
“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 907%。
创新实施 “雨露帮扶”行动,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累计辅导学困生 7万余人次,落实各类
帮扶资金 10862万元,惠及学生 9000余人。
不忘初心,筑梦未来。在 “十三五”期间,清镇的 86所义务教育学校,将承载着 5万多名
少年儿童的理想和希望扬帆远航。
(清镇市新闻中心)
· 7 6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