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9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779
附 录
“端平一碗水” 办教育
———清镇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纪实
胡太勇
高堡小学教学点,是清镇市一所极边远学校。在这里,普通教室均配备了 “班班通”,并接
入 50兆宽带,山区孩子也能享受现代化教学。教学点负责人郭瑞权说,“这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的成果!”
如何全面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清镇给出的答案是——— “端平一碗水”办教育。坚持项目建设、教育装备下移农村学校;重
点解决农村教师与城区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不均衡、接受培训不均衡、队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以
教学为中心、科研为先导、评价改革为保障,完善教育督导、教学评估、质量评价等管理机制,
大力实施名校、名师、名校长 “三名”工程。
数据最具说服力:目前,清镇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 9995%,初中毛入学率 10654%,
“三残”儿童入学率达 90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9502%。
“硬均衡”———让更多孩子能上 “好学校”
“以前,学校就只有前面那两栋教学楼,小学部、初中部、高中部全都搅在一起。现在,各
个学部有了自己的教学、办公区域。还修建了食堂、宿舍,住宿生可实现 ‘一人一床一柜’。”
在清镇市贵化中小学,校长沈冠宇对学校的变化最为感慨。
在清镇市红枫四小教育集团,学校的变化,同样让师生欢欣鼓舞。原红枫四小是 “清镇名
校”,曾经的 “择校热”,导致学校生源多,而教室、场地不足。东门桥小学位于城乡结合部,
则闲置出了许多资源。两校合并组建教育集团之后,采用 “一套班子、两个校区、统一管理、资
源共享”的管理模式,很多矛盾都迎刃而解了。
城乡学校的变化,源于清镇市对教育的 “顶层设计”———教育事项优先决策、教育问题优先
解决、教育资金优先保障、教师待遇优先落实。
在教育投入方面,清镇市 “底气很足”。近年来,全市教育投入达到法定 “三个增长” 水
平,累计实施义教阶段建设项目 61个,补充计算机 3000余台,完成 90余个计算机教室建设,
采购班班通 1400余套,补充图书 65万余册,创建美丽乡村校园 70余所。城乡间、校际间差距
进一步缩小,越来越多的孩子在 “好学校”上课。
“软均衡”———让更多孩子拥有 “好老师”
教育均衡,不仅仅是受教育机会的均等,这其中,师资是实现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障。
·
4
· 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