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7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777
附 录
工商干部、食药监干部不熟悉食品安全现场执法的问题。把执法权力关进 “数据铁笼”,实现
“人在干、云在算”,让行政执法监管在大数据下处处留痕、清晰透明。
———初步建立了大数据的分析平台。通过 “清镇市智能化监管服务平台”,实现了原材料和
产品过期预警等功能。今后,清镇市将进一步拓展平台功能,对执法监管、小作坊生产销售和消
费者投诉行为数据进行关联分析,挖掘行为数据背后的思维数据化表达、记录方式,在汇集各类
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进行激活,预判下一阶段的发展,找出食品安全的风险点和薄弱环节。
目标:管食品小作坊 确保 “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药品安全关系群众的身体健康,关系到我们广大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最关心的切身利
益。近日,笔者就大家关心的食品安全问题采访了清镇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绍雪。
“领导重视是前提,平台运用是关键,部门合力是保障,全民参与是根本。” 在孙绍雪的眼
中,清镇市小作坊食品安全的监管经验,可以用四句话总结提炼。
在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方面,清镇市将小作坊食品安全监管纳入 “大安全”考核体系,构建
了安全监管部门综合监管、行业主管部门直接监管、地方政府属地监管的责任体系;探索制定了
酒坊、油榨坊、豆腐坊等 6大类小作坊的生产标准规范,从原材料溯源、生产过程控制、环境卫
生管理等 7个方面,制定了小作坊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探索建立食品安全投保机制,实现食品安
全风险共担;探索建立校政合作机制,在落户清镇职教城的省工职院设立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
站;探索建立公安、生态、市场监管的联动执法机制,高效执法。
2016年以来,全市已有 40户小作坊示范点参与食品安全保险,每户小作坊每月缴纳 75元保
费,每年可享受累计高达 100万元风险赔偿。共开展执法监督抽样 350个批次,开展食品快速检
测 420个批次。依法取缔小作坊 17家、立案查处 6家。
在智能监管、全程追溯方面,清镇市搭建了 “智能化监管服务平台”,对食品生产到消费投
诉全程监管;运用大数据手段,对每一批次产品进行追溯,督促执法人员依法履职,现场用手机
打印监管文书,让监管 “处处留痕、清晰透明”。今年以来, “智能化监管服务平台”已产生数
据 15766条。
在搭建平台、促农增收方面,清镇市充分用活 “3个 20万”微企扶持资金,解决小作坊发
展的资金短板;依托电商平台拓展小作坊市场空间,帮助农特产品实现 “黔货出山”。目前,全
市纳入登记管理的 505家小作坊,已带动 2500余人就业;重点培育的罗老九石磨坊 “苦荞面”、
园味香榨油厂食用菜籽油等产品,已远销黑龙江、云南等地。
在公众参与、社会共治方面,清镇市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引导社会大众关
注、参与小作坊食品安全;引导成立了酒坊、油坊、豆腐、面条、米粉等 6个小作坊食品行业协
会;通过手机微信、公交车、出租车等宣传媒介,将食品安全热线、消费者热线、消费者协会投
诉举报热线等向社会公布,发动广大市民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管。今年 4月 7日,微信公众号
“清镇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的 “曝光 2家卤制品黑作坊被闪电查处” 信息,当日点击率达
45998次。
谈到今后的重点工作,孙绍雪说,清镇市将继续借助大数据加强对食品小作坊的监管,引导
小作坊做大做强,挤压问题小作坊市场空间,监管与服务并重,确保人民群众 “舌尖上的安全”。
·
4
· 7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