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73 - 中共清镇市委执政纪要2017
P. 773

附  录








                     清镇市新店镇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作见闻



                                                         龙 香





                     为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新引擎,清镇市新店镇大力推进电商平台建设,发展电商产业。小
                番薯、枯树桩、板栗……这些司空见惯的山货,经过网店包装,几天就销售一空。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新店镇农村电商交易额为 290余万元,月总单量为 1090单,站点月

                平均销售单量为 218单。

                                              村民勇当 “触电”先锋

                     今年 6月,为帮助村民及时销售酥李,新店镇电商服务中心暨滨水壹号特色馆负责人游华斌

                带领团队,借助 “公司镇级服务中心农户”的农产品电商上行模式,大力打造 “清镇酥李”品
                牌,在线上进行销售。酥李上线交易 20天即成交 2600余单,销售总量 20余万斤,打破了原有
                “马路边销售、靠过往新店镇客商”传统销售为主的模式。
                     上行工作的成功开展,激发了部分合伙人和村民的创业激情,也给游华斌指明了方向———培
                育优质的农特产品,让品质优良的农特产品借助网络走出 “深闺”,才是发展农村电商的突破口。
                因此,除了包装清镇酥李、马鞍山面条这些农特产品外,游华斌及其团队还开发了韭菜扣肉
                品牌。
                     此外,游华斌还与中通、圆通、韵达等物流公司合作,弥补菜鸟物流在个别村组 “下不去”

                的短板。

                                                “朋友圈”里卖山货

                     初冬时节,艳阳高照。新店镇大麻窝村双狮组村民彭十一正忙着晾晒从村民手中收购来的板

                栗。 “山里到处是宝贝。这些不起眼的山货在网上居然是抢手货。” 尝到甜头的彭十一,喜笑
                颜开。
                     板栗上市以来,彭十一凭借一部智能手机,20天卖出了 1000多斤板栗,赚了 2万多元钱。
                     彭十一学名叫彭静,因为生下来有十一斤,父母就给取名 “十一”。他的经历可谓丰富,在
                丽江打过工,也曾在附近的乡镇赶乡场卖日用品。当电商强劲的风吹到小山村的时候,彭十一赶
                时髦做起了微商。刚开始,他从广东购进 LED灯零件,组装灯泡,并在朋友圈里销售。成本两
                元左右的部件,经他巧手安装,转手就卖 10元一支。随后,他又卖杀虫剂。一年下来,就赚到

                10多万元。
                     今年,在老同学游华斌的鼓动下,他多次参加镇里组织的培训,并卖起了板栗、核桃、番
                薯。这些山货经他一 “折腾”,远销上海、中山等地。
                                                                                                      ·
                                                                                                   3
                                                                                                · 7  9
   768   769   770   771   772   773   774   775   776   777   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