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9 - 罗平执政纪要2015
P. 509

执政论坛 

                   培育县域治理新理念
                   探索县域治理新方法

                                                  王国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
力现代化”;“必须适应国家现代化总进程,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提高国家机构履职能力,提高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经济社会文化事务、自身事务的
能力。”“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在全面推进
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治理能力主要是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制度治理国家和社会各方
面事务的能力。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是以法治为基础建构的,更加强调对公共权力的合理
配置和依法制约,把治理纳入法治轨道,按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进行治理。对如何以法治
思维和法治方式提升县域治理能力,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县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
以下思考。

                一、深刻领会四中全会精神,善于学习创新,
            树立县域治理新思维,强化治理意识,做学法的表率

      一是要转变治理思维。思路决定出路,要树立县域治理思维,强化治理意识,如果我们还
不转变治理的思维,那治理的方法、治理的措施随之都不能转变。要做到认真学习法律法规,
并结合部门工作实际,弄清楚应该学透哪些法、学懂哪些法、学精哪些法。当前,一些部门和
领域还存在不按规矩办事的现象,每一名普通的干部职工和领导干部,都要紧密联系实际,有
一种负责任的担当精神,敢于碰硬,敢于讲真话。要紧紧扭住用法治思维和方式管权管事管人
这个“牛鼻子”,抓住重点难点问题,加快规章型、政策型和动员型制度建设,从制度层面规
范行为、解决问题、推动工作。

      二是要结合发展现状。对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核心是抓好学习、贯彻和落实,就是要结合
地方实际,朝着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提升,在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中
增强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努力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
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就罗平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来看,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优,
必须做好实体经济发展和产业集聚工作。如万峰湖要大力发展养殖,但不能超负荷发展,它的
水域面积能承担多少养殖能力,就必须要让它达到标准;在工业发展上只能“拔烟囱”,不能
“树烟囱”。要让全县党员干部习惯在法治的轨道上用好权力、习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抓
好发展。

                                                                                                                       - 479 -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   512   513   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