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6 - 罗平执政纪要2015
P. 506

2015 中共罗平县委执政纪要

                     调查研究

                    妥善处理四种关系
              不断释放非公经济发展活力

                        ——以罗平县域非公经济建设为例

                                                  吕品红

      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市场经济中最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方经济发展情况的生动
体现,是县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财税收入的重要来源、扩大就业的重要渠道、县域发展的
重要支撑、自主创新的重要精元。当前,罗平立足区位、资源、旅游等多个优势,从加强引
导、提质增量、优化服务等方面入手,在政策、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上精准发力,不断加大
支持力度、积极搭建发展平台、全面放宽准入领域,全县非公经济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非公
经济比重不断攀升,目前已经占到全县GDP比重的52%;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由起步时的传统
农业、手工业、服务业向生物资源开发、石材、煤炭、建筑建材、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延伸拓
展,在二三产业中的占比逐渐上升;非公经济在财税收入中的占比及社会贡献率大幅提高,近
三年非公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累计上缴的税金(含烟叶税)超过12亿元,在全县辖区内财政总收
入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先后培育万兴隆生物科技、君和酒业、新海丰渔业等龙头企业37家;其
中7家公司被列为“省级成长型中小企业”纳入国家重点监测范围。一批优秀非公企业和企业家
受到国家、省、市表彰。

      “十三五”开局之际。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相继提出和明确了许多
新的重要论断、重大政策,国家实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习近平总书记对云
南建设“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新定
位、新要求,云南省实施的“五个万亿元”大产业、“五网”建设、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等
重大发展战略,曲靖市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服务创新机制促进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的若
干意见》,为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扫清了政策障碍,带来了更多公平公正的法治保
障。发挥罗平得天独厚的生物、旅游、煤炭、石材、水能等资源优势,三省区结合部交通区位
优势,1480米平均海拔、1740毫米年均降雨量等气候优势,“东方花园”、全国文明县城、国
家卫生县城、国家园林县城等生态优势,为非公经济发展预留了非常充足的发展空间。加快罗
平非公有制经济跨越发展,必须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自主相结合,坚持扩量提质与转型升级相
结合,坚持落实政策与优化服务相结合,着力放宽市场准入、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全民创新

  - 476 -
   501   502   503   504   505   506   507   508   509   510   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