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4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七)
P. 214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厂矿、单位放射性同位素、密封放射源、射线装置、伴生放射性矿物资源开发利用。基本查清
地区放射性污染源的种类、名称、数量、用途、活度、退役处理情况及行业、地域分布、存在
问题等。对放射性污染源作评价,并提出放射性环境管理的建议,填补地区内此项工作空白。
2000年获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环境区域调查、规划及评价 1.倒天河区域调查。1982年,地区环保局组织人员考察毕节
倒天河水库区生态环境,完成《倒天河水库水面的确定原则及划分依据》《倒天河水库资源评
价》《倒天河水库淤积情况分析及土壤侵蚀推测》专题研究。次年,再次组织地、县11个单位
完成倒天河水库以上123.44平方千米范围影响倒天河水量、水质的地质、地貌、气象、水文、水
土流失因素的综合考察,为制订小流域环境规划提供依据。
2.项目环境评价。地区环保学会经省环保局考核授权,具有对新上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
价的资格。自1983年完成《毕节毛纺厂环境影响评价》开始,20多年来,坚持对新建建设项目
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监测32项地面水、7项河底泥、18项矿水、20项地下水、11项空气的基础
上评价织金煤田环境,国家计委、环保局、煤炭部一次审查通过。
3.毕节地区地面水域环境功能区划分方案。1992~1993年,地区环境监测站采用系统分析、
定性判断、功能区水质混合稀释模型计算定量决策、综合评价的划分技术,完成35条河流、43
个水库及入库河流水功能区的划类。达到以下目的:提出地区内水环境保护的重点水域;保证
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在本地区正确实施;促进地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
定量考核;科学拟定治理投资计划,使限期治理与集中处理方案有的放矢。起到保护水资源,
减少污染对地面水、地下水的污染。经贵州省地面水环境功能区划分领导小组验收、鉴定。
1994年,毕节地区行署批准在全地区执行。1995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4.毕节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适用区划方案。1993~1994年,毕节市环保局通过收集基础数
据和现场监测,在摸清毕节城区噪声污染的现状及规律后,将毕节城区环境噪声分为4类24个片
区,制定防噪声污染措施并经省环保局验收,1995年6月,毕节市政府行文颁布执行。1997年获
地区科技进步四等奖。
5.毕节市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国家环保局研究项目。1997年,地区环境监测站系统分析
1981年以来毕节市区环境监测及污染排放资料,提出毕节市环境空气功能区划分方案,划分空
气质量保护区。方案兼顾城市规划,重点突出,划分合理,具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2000
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6.毕节地区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2004年,地区环保局、环境监测站根据行署的要
求,调查全地区13个在用和规划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的水质监测和污染源,对污染状况进行定
量、定性分析,按国家规定,结合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划分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并提出保
护区污染源防治管理办法,并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2005年获地区科技进步二等奖。
7.毕节地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2008年,对全区土地的重金属、农药残留、有机污染物等
项目及土壤理化性质进行综合调查,完成121个土壤普查点的采样工作及每个样品21个项目共计
2541次的分析测试工作,撰写成《毕节地区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2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