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六)
P. 131

第二十篇 经济综合管理


            县级体委系统职工人数统计、各类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基本情况统计、各系统少年儿童业余体校
            在校学生和教练员分项人数情况统计、传统项目布局学校情况统计、各系统举办运动竞赛会情

            况统计、等级运动员和等级裁判员当年发展人数情况统计、聘任教练员分项人数情况统计、国
            家体育锻炼标准发展人数情况统计、县(市、区)体委所属事业单位收入情况统计、地辖市体

            育场、馆、池、房基本情况统计、体育场地情况统计。1990年起,统报优秀运动队、体育运动
            学校、少年儿童业余学校、各级体委机关业务活动、各级体委其他直属事业单位。是年,国家

            体委建立新的报表制度和数据库,体育统计全部使用计算机汇总。
                 9.民政统计。50年代初,毕节专区建立民政统计制度,由民政主管部门承办统报。
            1950~1952年,有定期统计报表和临时统计报表两种。1966~1976年,受撤并民政部门影响,

            民政统计分散到相关部门统计。1976~1980年,填报民政报表11种。1981~1985年,全省实行
            逐级汇总统计县级民政部门分城乡业务概况统计年报、社会举办优抚福利事业概况统计年报、

            行政区划和婚姻登记年报、民政部门管理的离退休情况统计年报、农村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年
            报。实行超级汇总的基层年报有民政部门收养性事业单位概况统计年报、流浪乞讨收容遣送安
            置单位统计年报、民政部门管理的企业性单位概况统计年报、殡葬事业单位基本情况统计年

            报、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单位情况统计年报。1986~1990年,逐级汇总的年报表新增2种:优
            抚对象情况统计年报表,民政部门开展农村基层社会保障、扶贫抚优、城市社区服务统计年报

            表,超级汇总的基层统计表增加退伍军人管理单位、社会团体管理统计年报表。
                 10.环境保护统计。1979年,毕节地区开始施行环境保护统计,由环境保护主管部门承担。

            1980年,建立环境保护统计制度,各级环保部门、县及县以上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及县以下有
            严重污染的企业填报实施。1980~1990年,执行国家环保局第一套环境统计报表制度,填报各

            地区“三废”排放、处理及综合利用情况,企事业污染治理情况,各地区排污费征收、使用和
            污染赔(罚)款情况,各地区当年建成投产的建设项目执行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
            情况,各地区企、事业单位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各地区自然资源保护基本情况,环境保

            护系统机构人员基本情况,环境保护系统房屋建筑面积情况,环境保护系统机动车(船)拥
            有情况,环境保护系统主要仪器、设备拥有情况,环境保护系统基本建设投资完成情况,环境

            保护系统科研、教育工作情况表,企业环境保护基本情况,企业环境污染状况,企业、事业废
            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企事业环境污染治理情况,全是年报。1991~1994年,执行国家环保局
            第二套环保统计报表制度,填报环保污染与治理统计表,排污费征收、使用和污染赔(罚)款

            情况统计表,当年建成投产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统计表,企事业单位污染治理设施情况统
            计表,污染治理情况统计表,自然资源保护基本情况统计表,环境保护基本情况统计表,环境

            保护系统科研、教育工作情况统计表。省环保局增设各地区“三废”排放处理及利用情况比较
            表,各地区全社会“三废”排放情况统计表、各地区限期治理污染源项目一览表,各地区当年

            建成投产的建设项“三同时”执行情况明细表,企事业单位污染治理情况统计表。







                                                                                                           2113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