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2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8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件,转口1000多件,全地区出口包件业务收入17.4万元。同时,纸品包裹业务深受用户欢迎,
              1990年业务量达9946件。1988年,国家邮政局调整包裹资费,邮寄包裹一律按保价收寄,保价

              费按1%收取,最低收取1元,最高每件以100元为限。2000年9月,执行国家邮政局包裹免费直投
              到用户手中政策,深受用户欢迎。

                   汇兑 1.汇兑网点。清宣统二年(1910)九月,批准毕节内地支局为乙类汇兑局,为开
              办汇总业务之始。民国元年(1912)10月30日,批准黔西州邮局为乙类汇兑局。1914年1月1

              日,批准大定府(驻地)开办汇兑业务。上述三处汇兑局,均隶属贵阳邮区汇兑局。民国30
              年(1941)9月,威宁、水城、金沙、织金、纳雍、大定、黔西、毕节邮局都开办汇兑业务。
              民国33年(1944),通汇的代办所共计34处,其中:大定县6处,金沙县8处,黔西县6处,威

              宁县10处,毕节县3处,织金县1处。中华民国时期,各地邮局开办的汇票有:普通汇票、小
              额汇票、电报汇票。普通汇票各等邮局均办理。民国2年(1913)前,每张普通汇票不超过10

              元。从次年起,汇额提高到100元。民国14年(1925)汇额提高到1000元,民国19年(1930)
              提高到2500元,并开办限额10元的小额汇票,由各邮政代办所办理。是年,省邮政管理局批准
              毕节、黔西、大定邮局开办电报汇票业务,并核准毕节、黔西、大定为电报转汇局。民国33年

              (1944),各局电报转汇局及其所辖兑付局属辖为:遵义辖金沙,安顺辖织金、纳雍,毕节辖
              水城、威宁。黔西、大定转汇局无所辖兑付局。民国34年(1945)5月,贵州邮区使用20~50万

              元巨额电报密码局13处,其中有毕节、黔西、大定3处,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3年2月
              1日起,专区及各县邮(电)局及赫章县妈姑邮电支局都办理收汇普通汇款业务,兑付普通汇

              款和收汇、电付电报汇款业务。各邮电支局、邮电所只办理收汇和兑付普通汇款和电报汇款业
              务。1979年前每笔汇款最高限额300元,1980年为5000元。邮电公事汇款不限额。随着国家经济

              社会发展,汇总网点增多,至1994年,仅毕节市汇总网点增至23个,为民国33年(1944)的3个
              增加7倍多。网点从业人员48人,1994年底汇总开发3.1万张,金额2948.4万元,兑付14.26万张,
              金额9769.2万元。1998年底汇兑开发6.6万张,金额6395.6万元;兑付19.68万张,金额16639.9万

              元。2002年共开发5.7万张,金额11431.7万元;兑付25.22万张,金额28051.7万元。2003年新增威
              宁路电子汇兑点。2004年开发4.7万张,金额23612万元;兑付37.66万张,金额54202.2万元。全

              市共开办24个电子汇兑网点,从业人员50人。
                   2.汇兑分工。1953年2月前,汇兑在银行与邮政间没有明确分工。1953年3月1日,根据国家
              对金融管理的规定和邮电部关于银行与邮局关于汇兑分工的通知,各局所只办理群众的个人汇

              款,一律收取现金,不收票据。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集体等单位汇出的公款,一律由银行
              办理,物资采购费,也由银行办理。国家机关和集体单位汇出属个人的款项,根据汇款单位的

              意愿,由邮局或银行办理。自同日起,各局停止办理高额汇票。1980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邮
              电部发出《关于汇兑业务与分工办法的补充通知》,个人大额汇款银行亦可办理,汇费按邮局

              规定,取消每笔汇款额300元最高限额的规定,款额超过30元的可收受支票,但支票应经银行办
              妥转账手续后,方可开发汇票。
                   3.汇兑方式。1954年前,邮政汇兑采用中华邮政“三联式汇票”方式进行,即由汇款人填



            1580
   477   478   479   480   481   482   483   484   485   486   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