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7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87
第十五篇 交通 邮电
第三章 电 信
第一节 电 报
有线电报 1.电路。清光绪十二年(1886)十二月,清政府设昆明经曲靖、宣威、威宁
至毕节电报线,次年3月竣工,设毕节电报局,缪桂卿任局长,为贵州开办电报之始。是年5
月,开通毕节至泸州、贵阳的电路。光绪十九年(1893),开通毕节至威宁电路。光绪三十三
年(1907)三月,开通毕节至黔西电路。民国3年(1914),开通毕节至大定电路。民国16年
(1927),增设黔西至新场电路。至民国28年(1939),省际电路有毕节至叙永、毕节至宣
威;省内电路有毕节至贵阳、毕节至威宁、黔西至贵阳、黔西至新场、毕节至赤水。民国32
年(1943),开通威宁至水城电路。民国38年(1949),有省际电路毕节至叙永、威宁至榕羊
(今宣威);通贵阳电路有毕节至贵阳、大定至贵阳、黔西至贵阳;毕节通县电路有毕节至威
宁、至黔西、至大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电报线路遭到国民党匪特的严重破坏,全靠
无线电路维持电报通信,1950年下半年至次年6月,陆续恢复毕节至叙永、毕节至泸州、贵阳至
毕节、威宁至榕羊、毕节至威宁、大定、黔西的电报电路。1955年4月,毕节为全区中心转报
局。纳雍、水城、威宁、赫章与毕节有线电路相通;贵阳有电路通达黔西、大定;黔西有电路
通达金沙、织金。另有赫章通妈姑,大定通羊场坝。有线电报电路开始向农村发展,的省际电
路有毕节至叙永、毕节至泸州;威宁至榕羊;省内电路有贵阳至毕节、贵阳至黔西、贵阳至大
定、毕节至威宁、毕节至赫章、毕节至纳雍、毕节至水城、织金至普定、大定至羊场坝、黔西
至金沙、黔西至织金、赫章至妈姑,共12条。1961~1963年,电报电路作调整和压缩。至1965
年,有省际二级电路1条,省内电路由17条减为10条。1985年,随着行政区划和电报经传路由的
改变,省内电路均改为电传电路。1988年末,有电报电路14条,其省内二级电路9条,县内电路
5条。1989~1993年,先后开通毕节至全国各地电路,电报通发各地。
2.报机设备。自清末电报传入至民国时期,一直使用人工电报机。1947年7月以前使用莫尔
斯机收发电报。8月,毕节至贵阳用音响机收发电报,是全省最早使用音响机与贵阳通报的局。
1949年初,大定、黔西使用音响机同贵阳通报。是年11月,毕节电信局有有线人工电报机3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53年各县用振荡人工机通报。1959年,专区局装用“51”型电传打
字机与贵阳通报。是时,全专区有振荡人工机19部、键盘凿孔机2部、莫尔斯符号收报机1部,
“51”型电传机2部。1965年,在毕节装设六路载波电报机。1969年,开始使用晶体管振荡人工
1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