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8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81
第十五篇 交通 邮电
寄递,改按印刷品收寄计费传递。1969年4月1日,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取消战士寄平信免费的决
定,各级邮局自是日起,凡现役士兵寄平信,一律按标准收费。同时,停办挂号信回执业务。
1980年5月,各邮电局开展宣传编码活动。是年7月1日起,根据国家要求,开始推行邮政编码制
度,凡邮寄函件均要写明寄、收地的邮政编码。1981年1月1日起,邮电局所增办保价印刷品业
务,每件最高限量5千克,每件最高保价金额100元。是年7月。恢复办理国内挂号信回执业务。自
1984年10月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第二十五条关于“义务兵从部队发出的平信免费
寄递”的规定,各邮电局、所恢复办理义务兵免费寄递平信业务。从1986年7月1日起,根据邮电
部、国家物价局联合文件关于:“1.凡原按印刷品邮寄的各种通知、请柬、稿件、提货单、合同、
票据、照片、入场券、报表,一律按函件邮寄;2.经过出版行政机关批准,印有统一书号的书版报
纸、期刊和教材,仍作为印刷品邮寄;3.凡不能作为印刷品邮寄又不属于信函交寄范围的纸质品、
资料等,一律按包裹邮寄”的调整规定办理相关寄递业务。1987年11月10日起,毕节地区邮电局
先在毕节县开办国内邮政快件业务。次年5月起,各县局均开办邮政快件业务。
1988年在“中国邮政贺年(有奖)明信片”的基础上,开发具有宣传企业形象、产品性质
的邮品,企业拜年卡。1999年开始办理礼仪邮资封业务。2.机要函件。自1957年4月起,机要通
信成为邮政(电)部门的一项专门业务,设有专门机构,人员具体负责。当时在收投县以上党
政军机关机要文件的同时,将收投范围扩大到国民经济各部门。1959年又扩大到县以下的区机
关单位。到1961年,全专区收投单位已发展到205个,收寄机要文件达9.01万余件,投递机要文
件6.57万余件。1980年7月扩大省内机要文件的收投范围。到1985年,全地区机要文件的收投单
位已扩大到286个。收寄机要文件4.27万余件,投递进口机要文件5.74万件。1986年根据贵州省
机要通信局要求,减少县以下机要文件的收投。至1988年全地区收寄机要文件达3.54万余件。
包件 1955年对用户和公私合营企业邮寄棉布包裹,以实需零剪衣料为限,禁止邮寄整匹
棉布。从1957年4月起,收寄包裹和快递小包由原500克为起重计费,降为100克为起重计费。
快递小包按照信函程序处理,实行按址投递亲交,重量限500克,寄费比普通包裹加收50%。
1960~1962年,群众邮寄食品和日用品包裹增多。全区包裹业务量由1959年的3.8万件,到1960
年增加到5.9万件。1963年起,全区邮政部门办理对现役军人、公安部队及其家属、凭证明收寄
军服、军被、军用雨衣和蚊帐、挂包、水壶等军用包裹。1979年7月起,全区各局开“乙类保
价包裹”业务。凡包裹价值30元以上的个人包裹一律按乙类保价包裹收寄和处理。同时,执行
收取逾期保管费。1981年5月起,邮电局所恢复办理代收货价业务。凡属包裹、快递小包及保
价包裹均可作代收货价交寄。代收货价手续费每件三角。代收货价邮件的代收货价金额每件最
多以5000元为限。1984年对收寄烟草包裹作了限量邮寄的规定:用户交寄卷烟、雪茄烟,每次
以10条为限,两种合寄不得超过20条。邮寄烟丝、烟叶每次以5千克为限,两种合寄不得超过10
千克。以上四种烟,合寄重量不得超过15千克。1986年7月1日起,遵照邮电部邮政总局、国家
物价局的联合文件通知,各邮电局所将包裹分为民用包裹和商品包裹,商品包裹比民用包裹加
收500%的邮资。1978年,国家经济发展,居民经济交往增多,邮政包裹收寄量剧增,个体工商
户邮寄的包裹占较大比重。1988年,全地区包件量达14万多件,其中出口4万多件,进口9万多
1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