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1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31

第十五篇  交通  邮电


            复存在,仅存古关址,关址楼台基石长6米,宽
            1.7米、高2.95米;中设半圆形拱门,宽2.4米、

            高2米,进深1.7米。2001年6~7月,民间集资重
            建关楼,于关北发现古双泉——洗心泉、来复

            池,并有乾隆年间重修洗心泉、来复池石记碑
            刻1块和道光元年(1821年)立四棱碑1块。

                 二龙关 位于毕节青场镇与云南省镇雄县交
            界处,地势险峻,古代为毕节通镇雄之要隘,
            现公路贯通其间。

                 乐聚关 位于大方县城西南境约15千米处,
            高岗峻岭,左环带水,右连峭壁,怪石参差,

            路道奇险。
                 落折关 亦名凉风洞,位于大方县双山镇街
            东,临落脚河为龙场九驿通道。1977年清毕公路

            改线经此,拆毁。
                 织金关 位于织金城东5千米,山峰相连,

            跌宕起伏,通省城要隘,关内行走,两旁山崖
            幽深险峻。

                 猴儿关 位于纳雍县南曙光乡曙光街西
            部,是纳雍阳长镇进入白泥屯(今百兴镇)险要关口。关口呈半圆形悬崖峭壁,顶部中间一小

            河临空而下,飞过公路落入河潭。关口两翼陡壁呈扇形,高百余米,人不能攀登。清康熙三年
            (1664),水西宣慰使安坤率部在此据险抗击清兵。
                 可渡关 位于威宁县南部,是川滇古驿道上雄关之一。昔日行人过此,需缘壁而行。

                 万松关 亦名诸仙背。位于威宁县西北,距县城约70千米,与云南省昭通市接界。罔岭盘
            旋,树木参天。

                 石驼关 位于威宁城东两千米处,峭壁如削,昔日为威宁州城进水城厅必经之路,关壁上
            镌有“金碧凝辉”四个大字。



                                                     三 古   桥



                 东关桥 原名川济桥,俗名晏公桥。位于毕节城区箱子街与中华路相交倒天河上,始建于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3孔石桥,长24米、高5.2米、宽约5米,通四川永宁要道。20世纪50

            年代,原铺青石板桥面,70年代改铺混凝土。1990年用钢筋混凝土加固桥身并加宽至10米,桥
            两侧设护栏。1999年,治理倒天河,将其拆除改建。
                 南关桥 原名通津桥,毕节城区倒天河上。原为2孔石拱桥,孔径宽6.5米、高4.1米、长23米。



                                                                                                           1529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   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