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0 - 毕节地区通志(卷四)
P. 430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乌撒—叙州驿道 清代中期毕节至永宁界设有观音铺、木樨铺、孙家铺、小铺、白岩铺、
              清水铺、高山铺、赤水铺等铺。

                   民间古道 清代,应军事行为及物流之需,乡村大道长足发展。大定府亲辖地有:出府城
              小北门经锅厂、打鸣阆(今达溪)、瓢儿井、毕节县普宜至四川叙永;出府城东门经六龙、公

              鸡山、板房(今百纳)至打鼓新场;出府城西门经高家店、马场、木空河,沙子坡、至者落交
              水城厅界。黔西州:拓宽州城经三重堰、打鼓新场、沙溪、岩下至卧牛河;三重堰经老木孔、

              元村至苦茶园;州城经蛇场、洪家渡至平远州城。威宁州:由清镇—宣威驿道线上阿红卡起,
              经瓦渣汛、腻书河至牛栏江入会泽;由州城经保家桥、耿家屯、长胜汛、李子坪、得胜汛、官
              防海、滥箐、沙子坡、催往、凉水井、稻田坝入恩安(今昭通境):由李子坪分路经狗街子、

              花篱巴、拖色戛、天生桥入彝良;由州城北起经处汛(今辅处)、可乐、板房(今六曲)入镇
              雄:由州城东南经冒水井(今金钟)、艾家汛入水城厅。平远州:从州城起向东北经中机、白

              射、笼其至黔西州。毕节县:从县城起经黄泥冲、吴家屯至镇雄:县城向南经库东关、兔场、
              治沟至水城厅。
                   京铜运道 清代滇铜进京取乌撒—叙州驿道,从东川起经威宁、毕节到永宁,沿永宁河水

              运泸州,北运京师;乾隆十一年至十四年间(1746~1749),滇铜运至毕节地界白沙河口顺赤
              水河而下入川。

                   工矿驿道 据《贵州通志·前事志》载,光绪二十年(1894),矿务局以威宁北海距矿山
              较下江为饬,锌铅冶炼公司在北海试开煤矿,恰适冶炼要求,遂复筋沿山修路,制造牛车运输

              煤炭,就近冶炼,这是贵州史载第一条矿山驿道。
                   运盐道 黔西北及邻近地区素仰川盐供应,驿道承受运输食盐通道,亦称运盐道。明、清

              时期运盐道:1.永岸盐运输:川盐经水路至永宁沿驿道经摩泥、赤水河到毕节分3路,一经赫章
              至威宁;一经兔场下水城至盘县;一经大定、黔西至滥泥沟。永岸盐另一路由摩泥分道,经瓢
              儿井、大定、平远至安顺。2.仁岸盐运输:川盐经水运至仁怀茅台,经鲁斑场入岩孔、打鼓新

              场、三重堰、谷里至滥泥沟。



                                                       二 关   隘


                   七星关 位于毕节市西南杨家湾镇,紧邻赫章县。明洪武十五年(1382)建,是乌撒—叙

              州驿道要塞之一。七星关群山耸立,沟壑纵横,峭壁危崖,崖下六冲河水激荡,铿然有声,间
              有七峰绣错,形似北斗,以此命关。关前立坊,额题黔服雄关。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贵

              州进士潘润民赋《七星岩》曰:“鬼斧何年劈,崭岩北斗齐。攀萝穿石磴,倚伏蹑危梯。”326
              国道贯通其间,雄关已成通途。

                   北镇关 位于毕节市西北郊,为古代兵家必争之地。明万历六年(1578),毕节兵备副使
              黄镆取其势,上建楼台,后废。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重建楼台,题名北镇关。伫立关口,
              东西两山耸峙险峻雄奇,关南沟谷筑一小径而上,为通向云南镇雄要道。现北镇关古楼台已不



            1528
   425   426   427   428   429   430   431   432   433   434   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