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49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449

第六篇 古代及民国时期政权


                 大定县 陈鸿爵 周日铭 李祖章 刘大忠(以上为知府) 缪尔绰 李厚安 刘汲之
                     覃茂松 赵尔嘉 张 鉴 李厚安 梁少甫 涂宝煌 张福和 陈少修 彭泽生

                     潘慎勤 黄希丞 周曾楠 司纯庆 刘文阁 解 江 王应九 彭启悭 杨亮清
                     李永劭 董光奎 戴和清 沈一鹏 陈显烈 徐道纬 陈士杰 朱品珊 王祖培

                     马仁生 安伯英 虞育英 钱文蔚 刘祖纯 吴庭芳 石 勋 文传声
                 黔西县 宋银山 杨玉堂 鲁昌禧 鲁平舟 鲁光庭 何光祖 雷 炤 赵全生 彭成先

                     李安鼎 孟遂庭 宋执坚 王仲肃 杨金和 孟广炯 王延直 舒为龙 李永邵
                     陈鸿翥 张南屏 陈惠民 胡 仁 徐敬宇 黄君穆 陈惠民 林雁峰 万毓昆
                     刘旭光 吴星汉 唐 绶 刘守刚 张昭麟 俞兆和 陸景清 邹伟成 刘佛师

                     熊志英
                 织金县 冯仲波 刘昭汉 熊国政 黄季桥 郎伯舆 吴树松 李炯初 李伟新 吴纯武

                     张伯荫 张纯秋 陈蕴慰 黄铸群 陈少山 关锡臣 关宗汉 唐楷文 张蕴持
                     黄聘三 黄寅亮 刘桂初 杜 浓 游亮西 商有光 犹廉让 万世俊 叶子充
                     贺梓侪 刘钟荫 曹 毅 陈虎生 王 佐 张道谐 郭大树 王克章 刘仰方

                     王 佐
                 威宁县 缪尔卓 闵绍岩 闵永濂 陈 焜 李鹤征 周文谦 王其光 萧 坤 黎师韩

                     金贡廷 陈守端 陈怀珍 周 琦 保通渊 雷新鸣 尚仕贤 王泽生 严持强
                     龙雨苍 杨竹铭 陈少山 周敷世 徐昭鉴 王 佐 赵文清 马 崑

                 金沙县 刘宗璟 杨仲明 朱 峋 谭永年 范 毅
                 赫章县 杨景鲁 石 勋 杜阜民 曹增荣

                 纳雍县 潘白坚 李文经 邓介仁 何荫微 刘佛师 赖清平 谢德光



                                             第四节 基层政权





                 民国初,各县沿袭清末里、甲制。民国3年(1914)府、州、厅改县后,各县废里、甲,改设
            区。民国19年(1930),各县调整行政区域,在县以下划分为区、乡、镇。省设立自治筹备处,
            用10个月训练区、乡公务人员。民国21年(1932)3月,省督促各县组织完成自治形式,并将所

            得各种调查资料汇编为《各县划编区乡镇报告表》《各县市户口及区乡镇坊闾邻数目统计表》及
            《贵州省各县区乡镇总分图》。是时,规定县除特殊情况外,每县至少设立4个区,一般不超过

            10个区;每区以10~50乡、镇组成:百户以上的村庄地方设乡,其不满百户的得联合几村编为一
            乡:百户以上的街市地方设镇,不满百户的街市仍划为乡;乡镇皆不超过千户。区设区公所,乡

            设乡公所,镇设镇公所。乡、镇以下设闾,闾以下设邻,以5户为邻,25户为闾。规定城市划分为
            区、坊、闾、邻4级,5户为邻,5邻为闾,25闾为坊,数坊为区。经过此次整编,县以下行政建置
            变化很大。据民国21年3月《贵州省各县划编区乡镇报告表》载黔西、威宁、大定、毕节、织金



                                                                                                           707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