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51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451

第六篇 古代及民国时期政权


            助建设之机关,由区长担任主席。”《组织纲要》规定:“乡(镇)之划分以10保为原则,不得
            少于6保,多于15保。乡(镇)划分及保甲之编制由县政府拟定,呈报省政府核准施行,汇报内政

            部备案。乡(镇)设乡(镇)公所,置乡(镇)长1人,副乡(镇)长1~2人,由乡(镇)民代
                                                                       ¦�§  –�‚ 	�
            表会就公民中具下列资格之一者选举之:1.经自治训练及格者;2.普通考核及格者;3.曾任委任职
                 BIJIE DIQU TONGZHI
            以上者;4.师范学校或初中以上学校毕业者;5.曾办地方公益事务著有成绩者。乡(镇)公所设民
                 I      �      ��                   � �   �
            政、警卫、经济、文化4股,各股设股主任1人,干事若干人,须有1人专办户籍,由副乡(镇)长
                   �      �      �     �      � �
            及乡(镇)中心学校教员分别担任,并应增设专任之事务员,经费不充裕的地方,各股得酌量合
                  �     �        �           ��
            并或设干事。乡(镇)长及副乡(镇)长之任期为2年,连选得连任。乡(镇)长、乡(镇)中心
                   �         �            � 
    �      ��I
                 �    �     �      ��  �     �   �          �
            学校校长及乡(镇)壮丁队长暂以1人兼任之,在经济教育发达之区域,乡(镇)中心学校校长以
                   � 
       �   �  �
            专任为原则。乡(镇)自行举办之事项,应经乡(镇)务会议议决方得施行。乡(镇)务会议由
                                         
  	�  ��  �­€ � I
            乡(镇)长主持,各股主任、干事均应出席,与所议事项有关之保长得列席。”
                 ��­� ‚ƒ      �­ �‚ƒ  € �   � � „
�
                 民国29年(1940)7月22日,贵州省政府公布施行《贵州省各县划分乡镇办法》:“为实施县
                 ­…�†  
  ‚ƒ  �  
       ­…       ‚
            †
            各级组织纲要,废除各县联保组织,划分乡镇;乡镇内编制为保甲。凡600户以上之县城或市镇
                      ‚
�    ‡­…�† �   ˆ             € �
            应为镇之组织,其不足为600户之县城,得与郊区混组为镇;不足600户之市镇,得与郊区混组为
                 ‰        �
    � €      �
       �   ����    �  �
            乡。在同一县城或市镇内,有居民2000户以上者,得划分两镇以上。每镇以辖10~15保为原则,
                       �    ���              
       �    ���         �
            乡之划分以10保为原则,不得少于6保或多于15保:保以10甲为原则,不得少于6甲或多于15甲;
                 �Š               ‹  �­�ŒŽ�    �  ���     �   „       �
            甲以10户为原则,不得少于6户或多于15户。”根据上述规定,民国30年(1941)起,各县均先
                 
   �  ‘� ��    �  ’�  �   �   �     ��   �“    “ ”
                 �    •�   �“   �      � �“      �   �   �
            后撤销区、联保,实行乡、镇、保、甲制,以10保为1乡,大乡不多于15保,小乡不少于6保。设
                     �   �  �   �     ‡  	   �  •        � �
            乡、镇公所及乡、镇务委员会,委任正、副乡、镇长和乡、镇务委员。乡、镇长主持乡镇务委员
                     
    � 
  �   –—   –—   �   
   �‘ ��˜™  �
            会会议,乡、镇各股主任及干事出席,与所议事项有关的保长可列席。乡、镇公所一般设民政、
                 –—         š�   –—  �� �        �	   �    › �
            经济、文化和警卫4股,各股置主任1人,干事若干人。乡、镇民代表会议的代表,每保2人,由保
                  �            
       
�   �� œ         œ      � � •�
            民大会选举产生。乡、镇民代表会议的主席,如果是乡、镇代表会议选举的乡、镇长,可让其兼
                 �   
  � 	�       �‘ ��˜™    �     �­	��  � �
            任。乡、镇以下设保、甲两级,原则上以10户为甲,10甲为保,每保多不过15甲,少不过6甲。保
                 �   �    �     �I �         
   �	   �      ž
            设保长和保副各1人,保副兼保丁队队长,由保民大会选举产生,并由乡、镇公所报县政府备案。
                 �  � �’   	    �     
      ˜™   �I ���    �
            保长及保副任期两年,连选可连任。保办公处设干事2~4人,分管民政、经济、文化、警卫等事
                 �Ÿ �   ¡­  ¢  £      �  ‚ƒ    ¡     ¤¥   €


























                                                                                                           709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   453   454   455   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