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9 - 毕节地区通志(卷二)
P. 299

第三篇 人口 民族 宗教


            间瓦盖木房仓库,左侧为庙园。正殿上层供奉观音及五百罗汉诸菩萨,并置大钟大鼓;下层供
            安坤夫妇及48目塑像;庙门前有韦陀、金刚,手执金鞭,守护庙宇,震慑诸邪。两边挂耳,左

            住和尚,右供云游僧、道寄宿。庙早已毁,仅存遗址。
                 观音寺 原位于纳雍县城中心,因年久失修,破败不堪。1994年,一些佛教信士筹资重建

            该寺,并移庙址于县城东南面的猴子岩。1996年建成大雄宝殿,之后又建成左右两厢禅房,共
            450平方米,总投资30余万元。观音寺现为纳雍县佛教管理小组驻地,寺内常住人口4人。

                 万年寺 万年寺系1982年威宁县政府批准开放为佛教活动场所,位于威宁县城东北2千米处
            的草海镇塔山村九台山上。寺庙占地10余亩,于1996年开始筹建,2003年竣工,总建筑面积1800
            多平方米。寺庙由大殿、东禅房、西禅房组成,分别修建在不同平台上。第一个平台对称修建

            东西禅房,各3层,每层240平方米。东西禅房之间的院坝正中有一荷池,后置高5米的圆形宝塔
            式铁香炉、石香炉各1个。从香炉后上28级石梯抵大殿,殿高12米,开间25米,进深11米,正中

            供奉释迦牟尼,左右供奉阿蓝、迦叶,靠后的左面供奉坐于青狮上的文殊,右面供奉坐于大象
            上的普贤,东西两壁供奉十八罗汉。大殿后面正中供奉西方山神,左右分别供奉观音。站在寺
            院前,威宁县城、威宁火车站、草海及远方巍峨的群山尽在眼前。万年寺有信士500余人,常住

            人口8人,
                 天灵寺 位于金沙县城东1.5千米的合理村龚家湾子。民国以前为山王庙,早毁。20世纪90

            年代初,一些佛教信士筹资在原址上建庙,更名为天灵寺。寺庙占地15亩,地形为阶梯形,建
            筑1100平方米。从庙前上39级台阶,经过两个梯次上的院坝及钟楼、鼓楼到达大雄宝殿,殿高10

            余米,长34米,宽18米,为二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堂正中供奉高大的释迦牟尼、阿蓝、迦叶、
            普贤、消灾延寿药师父、地藏、观音、文殊、阿弥陀佛、十八罗汉等27尊佛像。大殿右侧为儿

            童殿,开间3米,进深4米,供奉少年时释迦牟尼佛像。天灵寺内种有樱桃、石榴、批把等10余
            种果树和柳杉、桂花、玉兰等10种风景树及法国兰等花草,是一处花园式的休闲地和善男信女
            拜佛的活动场所。寺内现有常住人口2人。



                                           三 佛事活动及寺院经济



                 佛教节日 今毕节地区佛教寺庙及信徒约定俗成节日为弥勒菩萨圣诞日,正月初一;观音
            菩萨诞生日,二月十九日;释迦牟尼诞辰日,四月初八日;观音菩萨成道日,六月十九日;盂

            兰盆会日,七月十五日;观音菩萨出家纪念日,九月十九日;阿弥陀佛诞辰日,十一月十七
            日;释迦牟尼成佛纪念日,十二月初八日。

                 佛事活动 今毕节地区佛教寺庙寺内常规性佛事活动为:1.丛林早晚课,亦称早晚殿。
            每天清晨5点钟左右报钟击鼓,敲击木鱼,早课开始,僧尼信徒唱《赞词》《念香赞》《楞严

            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起佛唱》,称圣号,绕念《阿弥陀佛》(按顺时针方
            向旋转),念完佛经,结尾唱《祝韦驮赞》,归位拜佛,回向三皈依。下午5时左右上晚课,
            唱《唱香赞》,(阴历单日念《弥陀经》,双日念《大忏悔》《蒙山施食》《佛偈》《净土



                                                                                                           557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   301   302   303   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