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7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一)
P. 157
概 述
显著增长,油菜籽、烤烟产量和农业总产值均超过1957年。
3.徘徊转向时期(1966~1978)。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农业行政、事业单位处
于瘫痪。粮食产量在经过1966年至1967年不正常上升之后突然下跌,出现两年徘徊,1969年仅
达68.34万吨。1970年,全地区贯彻执行中央调整后的农业政策,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
神,掀起农田基本建设高潮。1977年,全地区开展大规模农田基本建设,地、县、区、社层
层办样板,以改土治水为中心,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当年改土造田13.45万亩,新增和
改善灌溉面积5.43万亩。1971~1978年,全地区农业投入7650万元,占投资总额的30%,农业
物质技术基础增强,有效灌溉面积、农机总动力、化肥施用量增加。1978年,粮食产量达110.54
万吨,单产120千克,分别比1970年增长36.9%、14%;大牲畜、生猪存栏数分别比1970年增长
6.4%、30.82%。
4.稳定快速发展时期(1978年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毕节地区的农
业进入稳定发展时期。从1979年起,毕节地区开始对农村经济体制实行重大改革,中共毕节地
委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党的农村经济政策的十条规定》《稳定和完善包干到户责任制条
例》《关于健全和完善农业责任制的意见》,普遍推行以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经
营责任制,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呈现出勃勃生机。在其后的30多年中,全地区坚持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稳定农村经济政策,将农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加强生态建设,大力改善生产条件,
加大农业投入,切实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科技兴农水平,着力解决农村、农业、农民等
“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繁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农业经济出现了稳定快速的发展局面。
区内先后组织实施“中国3356”工程(联合国粮食计划署粮援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农
业温饱工程和以粮代赈、以工代赈坡改梯工程。至1988年,全地区完成240条小流域、9000多
平方千米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其中以粮代赈、以工代赈坡改梯工程完成107.4万亩,通过绿
肥分带轮作、绿肥聚垄免耕改良后建成标准基本农田90多万亩。20世纪90年代,随着各项
工程建设的推进,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农业适用技术推广率提高,扶贫攻坚、科技兴
农力度加大,农村经济全面发展。2009年,全地区粮食总产达到272.01万吨。2011年,全地
区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理念,着力实施特色农业基础建设,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传统
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当年,农业科技覆盖率提高,杂交玉米、杂交水稻、脱毒马铃薯、优
质油菜良种覆盖率分别达85.04%、84.9%、61.69%、99%,建成赫章县10万亩生态畜牧场和
毕节赤水河经果林2个示范带、67个产业示范园;基本形成粮油、茶叶、马铃薯、辣椒、果
蔬、畜禽等6个农业产品加工体系,新增地级龙头企业3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346个;
新增各类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211个,发展规模养殖大户(场)3200户(个);初具规
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25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总数达1401个;退耕还林、天然林保
护等林业重点工程完成营造林6.91万公顷。实施石漠化治理完成治理溶岩面积360.47平方千
米、流域面积723.37平方千米,封山育林7878.61公顷,人工造林6460.47公顷。全地区农业总产
值达212.45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畜牧渔业总产值67亿元,同比增长11%;农村贫困人口减少
28.29万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0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