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2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一)
P. 152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宁、水城县;民国30年(1941)增设纳雍、金沙二县,织金县改隶贵州第四行政督察区。
1936年,红军长征到毕节,成立了以黔西、大定、毕节为中心的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
黔省革命委员会。民国31年(1942)增设赫章县,至此贵州第四行政督察区共辖毕节、大定、
黔西、金沙、织金、纳雍、水城、威宁、赫章九县。
1949年11月28日,毕节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以下简称“新中国”)成立初期,成立贵
州省人民政府毕节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辖毕节、大定、黔西、金沙、织金、纳雍、水城、威
宁、赫章九县。1950年,县以下设区人民政府,全专区9个县共辖55个区。1953年,区人民政府
改为区公所,为县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区下设乡、镇人民政府,为县辖一级政权组织。1954
年成立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区,1955年改称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8年,改乡、镇为
人民公社,全专区共建人民公社671个;是年大定县更名为大方县。1970年,水城县划归六盘
水特区管辖,是年毕节专区更名毕节地区,辖毕节、大方、黔西、金沙、织金、纳雍、赫章县
和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91年,全地区共有89个区、736个乡镇,其中87个镇153个民族
乡。1991~1992年,建镇并乡撤区,其后县以下行政建置为乡、镇。1993年,毕节县撤县建市
(县级),其后毕节地区即辖7县1市。2007年成立县级百里杜鹃管理区,代管普底、大水、金
坡、仁和四个乡。2011年10月,国务院下发国函〔2011〕130号文件,批准撤销毕节地区设立地
级毕节市,原毕节地区下辖的县级毕节市改设为七星关区。自此,地级毕节市下辖大方县、黔
西县、金沙县、织金县、纳雍县、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和七星关区、百里杜鹃管
理区。
毕节地区地貌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下降。西部为高原高中山地貌区,地势平缓;中南
部和中北部为中中山地貌区,地势切割程度深,落差大;东部为低中山地貌区,地势起伏较
小。海拔457~2900.6米,相对高差2443.6米。岩溶地貌与非岩溶地貌交错发育,以岩溶地貌为
主,高原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3.3%。大部分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雨量充沛,立体气候明显。年平均日照1100小时至1400小时,平均温度10.8℃~15.2℃,平均降
水850~1400毫米,无霜期245~290天。自然资源丰富,有7个县属全国生漆基地县,5个县属全
国烤烟基地县,2个县属全国核桃基地县,全地区被命名为南方畜牧基地,威宁县为全国畜牧
业基地县。在土地总面积中,耕地103.41万公顷占38.52%,林地101.04万公顷占37.64%,牧草
地8.69万公顷占3.23%。植物种类繁多,有木本植物632种,苔藓植物1000多种,蕨类植物130多
种;有粮食作物950多个品种,油料作物64个品种,蔬菜400多个品种;药用植物1000多种,野
生牧草378种。野生动物有脊椎动物387种,昆虫类动物1400多种,鱼类74种,世界珍稀鹤类黑
颈鹤在威宁草海就有1400多只;饲养动物主要有牛、马、羊、猪、狗、鸡、鸭、鹅、蜂、猫、
兔、鱼、鸽等,黔西马、可乐猪驰名全国。水能资源理论储量221.21万千瓦,其中属长江流域
的214.67万千瓦,属珠江流域的6.54万千瓦。矿产资源有煤、铁、铅锌、硫铁、黏土、高岭土、
铝土、磷、硅石、重晶石、石膏、稀土、钼、锑、镍、钴土、锰、铜、萤石、碧石、玛瑙等40
多种矿源。其中煤地质储量364.7亿吨,保有储量225.4亿吨,居贵州全省之首;织金、纳雍、大
方煤田是国内第二大的无烟煤产区,储量多达210多亿吨。磷、铁、硫铁矿亦有较大储量,织金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