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毕节地区通志(卷一)
P. 156
毕节地区通志
BIJIE DIQU TONGZHI
工作思路,发扬“坚定信念、艰苦创业、求实进取、无私奉献”的试验区精神,为促进毕节地
区走上人口、生态、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道路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20多年
来,毕节人民在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的帮助下,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动毕
节发生巨大的变化。实现人民生活从普遍贫困到基本小康、生态环境从不断恶化到明显改盖的
跨越。统一战线的广泛参与,创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助推贫困地区发展的成功经
验,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
(四)
毕节地区的农业开发较早。在威宁县中水镇大河弯村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墓主尸体
下均垫有稻谷;在赫章县可乐、威宁县中水、毕节县青场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墓葬中有稻
谷、大豆、麻布、麻线、猪、牛、马、狗骨骼及青铜锄、铁锸等生产工具和陶猪、陶羊、陶鸡
等陶器。可见当时先民即从事农牧业生产,且有一定的陶冶技术。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后,
玉米、甘薯、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桑蚕、柞蚕生产技术相继传入,粮食、果蔬、畜禽品种增
多。民国时期,倡导种植小麦、油菜、豌豆、蚕豆等夏收作物,两熟制面积扩大;烤烟引种成
功,养猪业有所发展,农林牧业品种、技术开始引进。
新中国成立后,毕节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显著改善,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大致可分为
恢复发展时期、受挫调整时期、徘徊转向时期、稳定快速发展时期四个阶段。
1.恢复发展时期(1950~1957)。1951年1月至1952年9月,全专区完成土地改革,封建
土地占有制被彻底废除,农民分到土地,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1952~1957年,全专区完成
由农业生产互助组到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1955年,全专区办各类农业生产互助组4.46万个;1953年10月区内第一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
社建立,1954年各县相继试办初级社,后逐步转为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7年,全专区办
高级社4320个。在开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组织开展生产自救、贷款支农、互助合作、
增产竞赛,帮助农民解决生活困难和发展生产;在建立地县农业行政机构的基础上,组建农推
组、农试站、植检组、兽医室,推广良种和种植技术,进行畜禽疾病防治,促进农牧业发展。
1957年,全专区农业总产值2.47亿元,粮食总产量71.14万吨,大牲畜存栏61.64万头匹,生猪存
栏75.11万头,分别比1949年增长62.5%、45.21%、52.3%、32.3%,年递增率分别为10.26%、
7.71%、5.4%、3.6%。
2.受挫调整时期(1958~1965)。此期间开展“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高指标、瞎
指挥、浮夸风泛滥,“一平二调”盛行,“左”倾错误和严重的三年自然灾害,使农业生产遭
受严重破坏和损失。1960年,粮食产量下降到51.27万吨,比1957年降28%。1961年贯彻中共中
央关于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开展整风整社,调整生产关系,纠
正“左”倾错误,农业生产开始回升。1964年,区内开始“农业学大寨”,建设大寨式基本农
田。1965年,全专区粮食产量恢复到67.36万吨,粮食总产、大牲畜和生猪存出栏数均比1960年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