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1 - 昌宁县志
P. 361
第十四章 中共昌宁地方组织 政治卷
在县人民医院建盖设病床 20 张老干部保健病房 2 幢。年末,实有离休干部 64 人,退休干部 730 人。
1994 年,县财政安排专门经费,慰问安置在云南省范围以外离休干部。10 月,邀请省老年病研究所派
员为 982 名离退休干部和社会各界人士进行健康体检。1998 年起,昌宁县 25 名国有企业离休干部经
费列入县财政预算。2002 年 3 月,投资 500 万元,占地面积 8.64 亩,建筑面积 2900 平方米集学习、
会议、娱乐于一体老年人活动中心投入使用,内设会议室、书画室、电脑室、乒乓球室、台球室、棋
牌室、阅览室、健身室及室外门球场、地掷球场等。2003 年 3 月,县委、县人大常委会、县人民政府、
县政协 19 名县处级领导干部与同职级 19 名离休干部建立起联系制度。2004 年 7 月起,给予中华人民
共和国成立初期参加革命工作 56 名退休干部每月增加生活补贴 170 元,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从 9 月起
每月发给特殊困难补贴 80 元。同年,提高离退休人员护理费和去世离休干部无固定收入配偶生活补助
标准。2005 年,老年大学开设书画、文艺、拳剑培训班,有学员 112 人;召开党总支部党员大会 2 次,
双月 5 日为支委会,单月 30 日为支部党员大会,每月 15 日为党小组会。同时,老干党支部缴纳党费
返回使用 80%。同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老干部特困救助金 5 万元,每 3 年慰问一次居住在云南省范
围以外离休干部。年末,实有县直单位离休干部 31 人,受驻昌单位委托代管离休干部 10 人;实有党
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 1829 人,其中厅级 2 人、县处级 130 人、乡科级 683 人、其他 1014 人。
1987 ~ 2005 年,昌宁县组织离休干部及部分家属、县处级退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4 次、参观重点产
业和重点工程 12 次。1982 ~ 2005 年,县委老干部局管理离休干部 73 人,其中驻昌单位 18 人、县直
单位 55 人,去世 32 人。
第七节 宣传思想
一、宣传机构
1978 年,中共昌宁县委宣传部实有干部职工 10 人。1980 年,县委宣传部内设秘书股、理论股、
文教股、宣传股,有干部职工 11 人。1984 年,增设“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增加人员编制 2 名。
1988 年,“五讲四美三热爱”办公室更名为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1990 年,设立《保山日报》昌宁记
者站,增加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编制 2 名。1992 年 6 月,增设《昌宁报》编辑室,增加事业编制 3 名。
1995 年 2 月,昌宁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挂靠县委宣传部。2002 年 6 月,县文联单独设置。9 月,县委
宣传部内设办公室、宣传科、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干部理论科、《保山日报·昌宁报》
编辑部,人员编制 15 名,其中行政编制 11 名、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编制 2 名、工勤人员事业编制 2 名。
2004 年,设立中共昌宁县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昌宁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县委宣传部合署办公,
增加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编制 2 名。2005 年,县委宣传部内设办公室、干部理论科、宣传科、精神文
明建设办公室、县委外宣办(县人民政府新闻办),人员编制 17 名,其中行政编制 11 名、行使行政
职能的事业编制 4 名、工勤编制 2 名,实有干部职工 14 人。
二、舆论引导
1978 年,昌宁县重点开展党的基本路线宣传教育和真理标准大讨论。1982 年,组建中共十二大精
神宣讲团,到基层宣讲 30 场次。1979 ~ 1984 年,重点组织开展农业学大寨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制相关政策、《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宣传教育。
1985 年,开展“增百致富”宣传,重点宣传推广专业户、重点户经验和做法。1987 年,县委宣传部牵
头拍摄制作党员教育片《春风拂大地》《情系尼诺》,分别反映柯街区大地乡党支部带领群众走上致
【 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