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9 - 易门执政纪要2016
P. 69
重要决策
和职数,建立编制备案人员档案管理,促进备案编制人员正常流动。(责任部门:县人社局;
配合部门:县卫计局、县委编办、监察局、财政局)
3.合理确定薪酬。根据医疗行业培养周期长、职业风险高、技术难度大、责任担当重等特
点,在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当年收支有节余的前提下,建立公立医院工资总额管理制度,
实行动态管理。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公立医院在政府核定的工资总额内,通过科学、合理的考
核自主确定薪酬待遇。分配方案报县卫计局、县人社局、县财政局备案。(责任部门:县人社
局;配合部门:县卫计局、财政局)
4.强化绩效考核。公立医院负责内部考核与奖惩,突出岗位工作量、服务质量、行为规
范、技术能力、成本控制、医德医风和患者满意度,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的岗位聘用、职称
晋升、个人薪酬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重点向临床一线、业务骨干、关键岗位以及
支援基层和有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原则上医生、护士和行政后勤团队绩
效工资比例分别占49%、40%和11%,以医生收入为基数,2017年实现三者最高收入比例控制
在1∶0.7∶0.5。严禁给医务人员设定创收指标,医务人员个人薪酬不得与医院的药品、耗材、
大型医学检查等业务收入挂钩。(责任部门:县卫计局;配合部门:县人社局)
(五)建立分级诊疗制度
按照“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要求,制定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的实施方案。合理配置利用医疗资源,以所能承接的病种为核心,细化明确各级医疗机构的功
能定位,构建分级分工、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体系。逐步确定卫生院核心病种,中心卫生院开
展50个左右;县人民医院、县中医医院分别建立180个、130个左右疾病的核心病种。健全完善
县、乡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县乡医疗人才、技术双向流动和患者双向转
诊制度。充分利用医保政策杠杆,引导患者一般疾病基层首诊,逐步形成有序就医的习惯。推
动医养结合,加大宣传,提高社会知晓率,提高患者基层首诊、分级诊疗的自觉性。实现“小
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康复在基层”的就医格局。到2017年实现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诊疗量占总诊疗量比例达到65%以上,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左右的目标。(责任部
门:县卫计局;配合部门:县人社局)
(六)构建“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体系
加快全县城镇职工和居民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推进城乡统筹同步发展。加快县级医疗机
构内部异构系统的整合,与市级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县级医疗机构实现全景医疗,实现医院内
部科室之间、平级医院之间、上下级医院之间的远程协同。拓展卫生信息化应用领域,加快与
华为、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合作,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健康”产业,全力打造互联网医院,
实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推行预约诊疗服务,通过手持移动终端为患者提供挂号、缴费、诊疗结
果查询等服务。极力打造电子支付体系。加快基层公共服务移动运用,通过手机终端APP的方
式,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高群众满意率。2017年底前配合完成“互联网+医疗健康”服
务体系建设。(责任部门:县卫计局;配合部门:县人社局、工信局)
(七)健全各类医疗机构协同发展的服务体系
1.优化医疗机构规划布局。编制《易门县区域卫生计生规划(2016—2020年)》《易门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