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易门执政纪要2016
P. 74

2016 中共易门县委执政纪要



                       (3)地质灾害搬迁户户均补助5万元,并可申请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
                       (4)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按户均不低于5万元测算。

                       2.实行建房贷款贴息政策
                       (1)鑫财公司专项贴息贷款。在《批复》范围内,有贷款意愿的贫困搬迁农户经乡镇
                   (街道)审核公示并上报县扶贫办确认后,可向县鑫财公司申请6万元的住房建设转贷资金,
                   20年内还清,享受3年期限的政府贴息补助。3年内农户自行承担2%的年利率,其余部分由政
                   府承担(即:3年内,农户自行承担利率部分+政府承担利率部分=银行利率);3年后农户自行
                   偿还利息和到期本金。

                       (2)农信社专项贷款。在优先享受农业发展银行贷款扶持的前提下,贫困搬迁农户还
                   可向农信社申请两类农村危房改造支农贷款。一是由农信社发放5万元的中央和省、市贴息
                   贷款,期限3年,贷款年利率农户承担2%,其余由中央、省、市承担。二是由农信社发放5万
                   元的市、县贴息贷款,贷款期限为5年,其中前3年农户承担年利率2%,其余利息由市、县承
                   担;后2年利息由贷款农户全额承担。
                       3.商业贷款支持。对纳入第一批易地扶贫搬迁的农户,享受县鑫财公司和政府贴息贷款额
                   度合计不超过11万元。符合申贷条件的农户还可再申请10万元的商业贷款,具体还款方式由县
                   鑫财公司和农信社制定实施细则明确。

                       4.特殊对象扶持。在农村危房改造和抗震安居工程实施过程中,改造对象经当地人民政府
                   审定为已丧失劳动能力、无经济收入来源及部分“鳏、寡、孤、独”的特困农户,列入年度农
                   村危房改造农户范畴的,建设资金在中央、省级补助的基础上,市级再补助2万元。建设周转
                   房产权归集体所有,按需轮动调剂使用。
                       5.宅基地购置扶持。通过“农户相互调换一点、城增村减项目补一点、集体预留土地拿一
                   点、存量国有建设用地出一点、废弃土地治理一点”的“五个一点”办法,有效满足搬迁用地

                   需求。集镇安置点征地费由县级统筹安排。在一事一议的基础上,享受搬迁补助政策农户的原
                   宅基地房屋必须拆除复垦,统一新建集体产权临时生产田房,具体实施细则由县国土资源局制
                   定后执行。
                       6.2016年至2018年,县政府每年安排500万元资金用于易地扶贫搬迁。
                       7.整合资源降低成本。盘活部门、乡镇现有闲置国有资产,就近就便用于安置困难户和弱
                   势群体。提高城镇集中安置点土地利用率,充分盘活安置点土地资源,既要考虑安置点群众后
                   续发展能力,又要最大限度回收基础设施建设成本、减轻财政运行负担。要厉行节约,原迁出
                   点相关设施设备,能用则用。基础设施建设方案必须报县易地扶贫搬迁建设项目指挥部核准,

                   严禁超标准举债建设,增加群众负担;未经核准超标建设的,县级不予承担。大力倡导自力更
                   生、投工投劳、村组劳务互助,建设美丽幸福新村。
                       (二)拓展渠道,增收致富
                       新村规划结合产业发展定位及发展前景,充分考虑搬迁和未搬迁群众的长远发展问题,全
                   力推进铜厂省级贫困乡整乡推进示范带动作用,实施好10个省级贫困行政村整村推进工程。县
                   政府每年安排不低于200万元的产业发展贴息资金,遵循“一村一策、一点一产业”的原则,

                    ·42·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