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1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401
调查研究
现代农业意识不强等短板。传统小农意识转变难,部分群众宁可土地撂荒,也不愿流转土地发展适度
规模经营,产出难、增收难、科技推广难、品牌打造难等问题依然突出。
三、对策建议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做精农业
一要优化区域布局。按照 “县有万亩、乡有千亩、村有百亩”的要求,因地制宜念好 “山字经”、
唱好 “林草戏”、打好 “果蔬牌”,加快推进规模农业示范区建设,推动投入向优势产业集中,农村土
地向规模农业示范区、合作经济组织和种植大户集中,形成专业化、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的优势
农产品生产基地,形成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区域化总体布局,着力培育壮大一批特色明显、类
型多样、竞争力强的优势特色产业专业村和规模化乡镇,大力发展品质优良、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
优势农产品,避免恶性竞争、同质竞争。二要优化产业结构。把加快优势特色农产品加工转型升级、
延长产业链作为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突出扶持蔗糖、石斛、水果、黄山羊、中药材、蔬
菜、胡蜂等产业龙头企业,促进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高产品档次和市场份额。加大品牌建设力度,
运用好我县现有的 “三品一标”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品
牌,支持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整合资源打造品牌。要加大乡村旅游发展力
度,重点打造一批特色旅游小镇、特色旅游村和规模农业旅游项目,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
康体休闲等产业融合,打响乡村旅游品牌。加大 “互联网 +农业” “科技 +农业”工作力度,促进新
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工流通企业与电商企业全面对接融合,主动争取国家和省市支持,积极培育现代
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促进三产深度融合。三要优化产品质量。坚持 “产出来” “管出来”
两手抓、两手硬,把优质、安全、绿色标准挺在前面,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化生产创
建活动,创建一批果菜茶药标准化种植园、畜禽蜂鱼标准化示范场,建立起从 “种子”到 “盘子”的
全监管体系。加大农业环境问题治理力度,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
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要加大农业资源循环利用力度,推进地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
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推行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加大县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监管能力
建设力度,坚持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
在 95%以上。
(二)以健全完善 “五链”为核心做强产业
一要完善现代农业的 “产业链”。按照 “政府主导不越位、企业主导不缺位” 的原则,在种业、
基地、科研、精深加工、物流、金融支持、品牌打造、市场开拓等各环节加强引导支持,充分发挥企
业组织带动产业、适应市场良性发展的主体核心作用,全链条、全领域、系统化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
展。做到每个品种、每个环节都有一定数量的市场主体发挥作用,都有相互匹配的政策在引导,都有
多渠道的资金投入支持,都有各方创新力量介入研发,都有优秀人才引领方向。二要激活农业科研的
“创新链”。围绕最有特色、最有优势的品种和关键环节,以充分调动和激发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为核
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与高端科研平台、机构、专家对接,打造 “没有围墙的研究院”。整合人才、
资金以及设备、信息等要素,集中力量开展研发创新,推动 “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主体加快科研创
新成果商品化、社会效用化。三要构建投入支持的 “资金链”。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引导财政资
金、市场资金、农业农村自有资金形成 “资金链”,集中力量在完善农业基础设施、优化农业结构、
推动绿色发展和规模经营等方面发挥更大效用。按照中央和省市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财政支农资金
投入使用机制,做好整合和撬动 “两篇文章”,整合财政有限的钱来撬动银行有效的资金、吸引社会
无限的资金。要采取 “51+49”模式破解产业发展资金难问题,积极争取市级农业产业发展基金,大
胆探索推行 “10+3” “51+49”、PPP等合作模式。四要培育引领发展的 “人才链”。通过内培、外
·
6
· 3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