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9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99
调查研究
(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方向做精中药材产业
一是优化区域布局。海拔在 1000~2500米区域重点发展石斛、纹党参、金线莲、滇重楼、白花
蛇舌草、龙胆草、续断、川乌 (附子)等中药材,到 2020年,发展活树野生石斛种植 1万亩,核桃、
油茶地种植纹党参 1万亩,天然林下种植金线莲 1万亩,天然林下种植重楼、白花蛇舌草各 05万亩,
耕地上种植续断、川乌 (附子)各 05万亩。二是优化重点品种布局。按 “一乡一品、一村一策”的
发展思路,做大做强重点品种,做精做特特色品种。其中,碧寨乡以发展石斛活树仿野生种植为重点,
在天宁村打造千亩野生石斛生态村建设,辐射龙新乡、龙山镇;镇安镇、腊勐镇以核桃地套种纹党参
为重点,打造万亩纹党参种植基地,辐射龙江、龙新等乡镇;象达镇、平达乡 (含亮山国有林场)以
天然林下种植金线莲为主,打造万亩金线莲种植基地、辐射木城、龙新、镇安等乡镇。三是优化核心
基地布局。在碧寨乡建设野生石斛种植示范基地,镇安镇建设纹党参示范种植基地,象达镇建设金线
莲种植示范基地。打造镇安至腊勐 (红色旅游线路) →腊勐至碧寨 (腊碧路) →碧寨至象达 (亮山国
有林场) →象达至龙新的中药材产业观光走廊带。四是优化加工及市场布局。推行 “公司 +基地 +农
户”的经营发展模式,以核心种植基地为基础,坚持产、供、销相结合的路子,积极培育和引进中药
材饮片及提取物加工企业,实现龙头带动,在县城规划建设中药材市场 1个,配套建设现代信息和物
流体系,构建以中药材专业市场及龙头企业为重点的有形市场网络,构建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主的线上
交易市场网络,打造辐射周边县区,面向全国和东南亚地区的中药材市场。
(二)以健全完善体制为支撑做强中药材产业
2017~2021年,县级每年筹措不低于 2000万元的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支持中药材等规模农业发
展。从 2017年起,产值达到 2000万元,并通过国家级、省级认定的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加工龙头企业,
县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分别奖励企业 50万元、30万元;产值达到 2000万元,并通过国家
级、省级认定的中药材种植龙头企业,县级财政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分别奖励企业 20万元、10万
元。同时,积极鼓励县内种植企业、专业合作社,加强与云白药等国内领军企业合作,让龙陵中药材
进入全产业链条。
(三)以强化安全监管为保障做优中药材产业
充分利用林下、林中空间,积极引导生态种植模式。坚持 “产出来” “管出来”两手抓、两手硬,
把优质、安全、绿色标准挺在前面,制定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开展标准化生产创建活动,进一步完
善种植管理施肥用药、采收规范管理、种植资质审查、质量安全承诺、生产用药登记、产品检验、产
品收购申请备案等生产规范性制度,确保中药材生产经营规范管理。严格执行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
强质量监管,依托龙陵县石斛产品检测中心,逐步将检测范围扩大到纹党参、重楼等中药材产业,并
将检测结果作为产品调运依据,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
·
6
·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