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8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98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了战略合作协议,龙陵县首个重楼种植基地正式成为云南白药集团种植基地。
(六)注重抓生态培植,着力强化安全监管
一是充分利用林下、林中空间,积极引导生态种植模式。加大对生态品牌的宣传推介,积极引导
种植户发展生态中药材产业,对连片 1亩以上的仿野生种植石斛基地每亩给予 2000元补助。二是严格
执行石斛种植管理制度。先后出台了石斛种植管理施肥制度、用药和采收规范管理制度、种植资质审
查制度、质量安全承诺制度、生产用药登记制度、产品检验制度、产品收购申请备案制度等石斛生产
规范性制度,确保石斛生产经营规范管理。三是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切实加强质量监管。成立了龙陵
县石斛产品检测中心,严格按照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要求,对石斛鲜条产品进行全面检测,并将检测结
果作为产品调运的依据,确保产品符合国家质量标准要求,把绿色健康的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目前
已在县城建设检测站 2个。2015年龙陵县共检测石斛鲜条样品 7110份,其中合格 7060份,合格率为
993%。对不合格样品的地块进行了跟踪检查,严禁不合格产品进入市场。
四、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规划缺失,产业政策不配套
一是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缺失,缺乏总体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生产盲目性较大。二是缺乏项目
和资金支持,除石斛产业在林业上有政策支持外,其他产业缺乏上级支持,促进龙陵中药材产业发展
的政策体系很难完善,扶持力度不够,难于形成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种植管理滞后,规模效益不明显
一是农户对中药材种植缺乏必要的市场、价格、供求方面的信息,许多农户常根据市场现价来确
定自己的种植品种,或自己主观判断和抱着试一试的想法,利用边角薄地零星安排种植。加之中药材
大多生长周期长、投资大、见效慢,种植效益一时难于体现,影响了种植积极性和规模化发展。二是
现有中药材种植基地种植管理不规范,在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关键环节未能做到统一的
标准和规范化操作。如重楼种植基地周边,环境较差,杂草丛生;纹党参种植基地,虫害 (土蚕、地
钻钻)严重;百花蛇舌草种植基地,标准化种植程度偏低。三是各种植基地比较分散,各乡镇、种植
专业组织、种植户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状态,缺乏组织协调和科技支撑,产品质量难以保证,难以有
序的参与市场竞争。
(三)缺乏龙头带动,产业化水平低
一是现有的中药材产业大多以种植和原材料加工为主,种植企业大都是小微企业,资金有限,带
动能力弱,企业硬件、软件不达标,龙头企业示范带头和辐射作用不强。如百花蛇舌草未进入国家药
典或云南药典,只能定为粗制农产品,而企业将重点放在了加工生产线的资格认证上,这犹如缘木求
鱼,把重点搞反了,盲目扩大生产会带来一定的市场风险。二是缺乏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中药材制药
龙头企业,中药材交易和流通市场培育建设不完善,产销不能有效对接,交易规模较小,市场化运作
程度较低。三是企业人才缺乏,基础研究滞后,创新能力不足,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不健全。企业投
资融资困难,生产周转资金普遍紧缺,扩大生产和产品深层开发困难重重。
五、下一步发展建议
围绕建设 “健康之都、万药之乡”的目标,力争到 202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 5万亩,产量达
29500吨,实现产值 10亿元,从业人员达 5万人。建成 3个良种繁育基地、10个县级中药材种植示范
基地、50个乡级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3~5个中药材 GAP示范基地。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
· 3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