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7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97
调查研究
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丰农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一批中药材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中药材发展的 “产
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和 “政策链”。
三、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注重抓机制建设,着力加强组织领导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分别成立了石斛、中药材等产业工作领导小组,各
乡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和工作机构,切实加强对中药材产业的组织领导。在产业发展中,我县采取
“公司"基地"农户”“政府"协会 (合作社)"农户” “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发展模式规
范发展,搭建市场交易平台,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形成了 “政府搭台主导抓,部门服务联动抓,
行业协会管理具体抓,合作社活动层层抓”的工作格局,促进了资源的优化和配置,实现了信息资源
共享,有力推动了中药材产业发展。
(二)注重抓项目扶持,着力加快产业发展
在积极向上争取项目扶持资金的同时,县委政府每年出台有关中药材产业发展指导性意见及考核
办法,县财政每年安排每项产业资金 100万元以上,主要用于产业发展工作经费、考核奖励及对林业
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奖励。2008年以来,通过投入无偿扶持资金、整合贴息贷款项目等累计
投入各级财政资金近 45亿元扶持中药材产业发展。其中林业贴息贷款 42亿元,贴息资金达 1936万
元,扶持农户 4000多户、龙头企业 7户;全县利用贴息贷款种植石斛 12400亩、重楼 188亩。同时,
积极探索股权投资基金、财政委托贷款等方式支持中药材产业发展。
(三)注重抓基地建设,着力发挥示范带动
为充分发挥典型引路作用,组织干部群众对发展较好的典型示范基地、示范农户进行现场参观交
流,采用 “以会代训”的方式,传授林下产业发展种植技术、成功经验,增强干部群众发展中药材产
业的信心和决心。目前,全县已建立县级石斛种植示范园 4个,乡级石斛种植示范点 20个,规模在
40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集约化石斛种植基地 50多个,面积达 40多万平方米;规模在 1亩以上的标准
化仿野生石斛种植基地 30个,面积 1000亩;建立规模在 10亩以上的重楼种植基地 7个,面积达 500
亩以上。通过建立中药材种植标准化基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增强了中药材产业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推动全县中药材产业高标准发展。
(四)注重抓品牌打造,着力提升产品声誉
在扶持本地中药材加工企业发展的同时,出台优惠政策,从基地建设、产品精深加工、专业交易
市场建设等环节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积极培植壮大龙头企业,并依托龙头企业着力打造产品品牌。
先后参加全国石斛论坛会、农展会、农博会 10余次,在上海、浙江、广东、湖南、河北等经济发达城
市加盟石斛销售连锁店 5家、体验店 (馆)8个,网络销售电商 3家。注册了 “极斛” “品斛堂”等
石斛产品品牌。已经开发石斛枫斗、石斛粉胶囊、石斛酒等 6个系列数十种产品,获国家认证专利 6
项,申报紫皮石斛精片、紫皮石斛酒和铁皮石斛精片等 11个龙陵石斛 “健字号”,现已获批 3个。
(五)注重抓科技合作,着力攻克技术难关
通过与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科
研单位合作,采取搭建平台、内引外联、广泛合作、积极推进的办法,大力实施引才引智,加强中药
材产品的科技研发。于 2011年底成立了龙陵县石斛研究所,2014年底申请建立了石斛专家基层工作
站;《药用石斛繁育及栽培技术引进》 《龙陵县紫皮石斛集约化栽培及加工技术研究与推广》等荣获
省、市科技进步奖 (发明奖);《紫皮石斛网膜架床横木种植方法》 《石斛鲜条温室催芽繁殖法》等六
项技术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2014年 6月,龙陵县青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云南白药集团签署
·
6
· 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