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2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92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 /2016
后的产业竞争中赢得优势和主动;反之,如果我们犹豫不决、行动迟缓,就可能坐失良机,在新一轮
发展竞争中陷于被动。
(四)推进重点产业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证
解决民生问题、办好惠民实事要靠公共财政支撑,公共财政的增长最终要靠产业发展。所以,抓
产业就是抓民生,产业发展了,民生改善才有保障。只有大力发展产业,培育壮大更多的企业,才能
形成更多的税源,才能为群众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才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只有产业发展了,
龙头企业壮大了,广大贫困群众才能进入产业链条,增强自身 “造血”功能,实现稳定脱贫摘帽。同
时,就业是民生之本,没有充分的就业就没有稳定的收入,充足的就业岗位来自于不断发展的产业,
有了产业发展,就有了就业岗位,就能增加群众收入、提高生活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讲,抓产业就是
抓就业,就是抓民生之财源,就是抓发展之稳定。
二、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一)要处理好做大总量与优化结构的关系
我县产业发展面临主导产业产品低端固化的问题,无论是工业产品还是农产品,多为初级产品,
产业链不长、科技含量不够、附加值不高、结构不优的特点比较明显。产业增长主要依赖产能扩大和
产能叠加,要做大总量、优化结构,就要坚持集群发展与区域协调相结合。发展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
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趋势。建立产业集群,延伸产业链,发展配套
产业,一方面保证了原料供应,节约了原料的采购成本,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利润;另
一方面,集群企业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可以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竞争力,增强竞争优势。而坚持区域
协调,就是要因地制宜、差异化发展,而不是 “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导致恶性竞争。坚持集群发
展与区域协调相结合,打造产业链长、特色突出的产业新格局,是提高竞争力、避免同质化竞争的重
要举措,是提升产业发展水平的有力保障。“园中园”(龙陵硅基产业园)建设解决了产业集群无法在
龙陵集聚的问题,现在 “园中园”发展的产业定位很清晰,随之而来会有许多配套政策,只要是在园
内的龙头企业都将享受到最优惠的政策,龙陵硅基产业园也将朝着 “一带一路” 国际产业园的方向
发展。
(二)要处理好巩固传统产业与培育新兴产业的关系
传统产业是我县产业的家底和支柱,是最重要的存量资源,也是新兴产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垮
不得、丢不起;新兴产业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是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我们
要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发展新兴产业相结合,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延伸矿冶、畜牧、茶
叶、核桃、甘蔗、石斛等传统产业的产业链,使老树开新花,实现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
促进传统特色产业与新兴战略产业双轮驱动、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三)要处理好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的关系
在市场竞争更趋激烈、产业分工更趋细化的大格局下,选择重点领域、重要门类,集聚资源、集
成政策、集中力量,重点突破,着力培育壮大产业,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全国各地特别是欠发达地
区发展产业的普遍做法和成功经验。龙陵硅基产业要做的是推进龙陵传统硅产业的闭合式运行,把硅
产业做得更强,使基础更牢,更有吸引力,更有辐射带动作用。目前与上海有色网洽谈的合作事宜就
是利用金融和互联网手段为我县的硅产业链条保驾护航。全县要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明
确战略重点,把握主攻方向,集中有限资源,抓重点、重点抓,率先在最具潜力、最有前景、最能见
效的领域取得突破,使全县经济发展上层次、有后劲、可持续。抓重点产业发展不等于不重视其他产
业特别是传统优质产业的发展,要照抓不误,确保推进力度不减弱。要像 “下棋”一样,做活重点产
·
· 3 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