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3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93

调查研究


             业这个棋 “眼”,做到 “一子落而满盘活”“一招胜而全局赢”。
                  (四)要处理好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关系
                  生态环境好、环境承载能力较强是龙陵的一大优势,我们一定要维护好这一优势。在推进产业发
             展过程中,必须坚持环境优先,把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为基本途径,努力做好节能降耗
             的 “减法”、生态修复与补偿的 “加法”,生态经济、新兴产业的 “乘法”和防治污染的 “除法”,在
             资源环境可承载限度内发展和布局产业,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加快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
             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加快形成绿色产业体系,使产业结构逐渐变 “新”、发展模
             式逐渐变 “绿”、经济质量逐渐变 “优”,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建设的有机统一、和谐共赢。

                  (五)要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在今后的产业发展中我们必须坚持三条原则:一是能市场就不政府的原则。要把 “市场之手”和
             “政府之手”都用好,重点是把 “市场之手”用好,凡是通过市场能够解决的问题,政府一律不能过
             多干预,更不能包办一切,政府要做的是弥补市场失灵、营造公平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这个问题也
             要辨证的来看,在产业基础、经济基础薄弱的时候,地方政府的有形之手必须起主导作用,也不能人
             云亦云,必须客观对待。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市场有自我调节能力了、有规律可循了,政
             府就必须退出,还市场一个健康环境。二是能金融就不财政的原则。要学会用金融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银行掌握宏观政策,企业懂得微观运作,政府的职责关键在于制定科学的政策和搞好服务,把银行的
             钱调出来,把企业的钱拉出来。三是能用上就不用下的原则。当前,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省市层面在
             重点产业发展方面,都出台了很多政策、规划了很多项目、整合了很多资金,今年我们也争取到浦发
             行 15亿的产业基金,但政策、项目和资金不会自己找上门来,需要我们主动去争取。

                  三、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重点和关键

                  按照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省、市产业发展导向,县委、县政府结合龙陵实际,本着有优势、有基
             础、有市场、有潜力、能较快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原则,经过多方研究论证,决定重点发展高原特
             色农业、生物医药和大健康、新材料及先进装备制造、食品与消费品制造、旅游文化五大重点产业。
             这五大产业涵盖一、二、三产,既有传统产业,也有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产业政策上看,绝大多数属
             于国家和省、市 “十三五”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从需求端看,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和市场潜力。从
             供给侧看,多数行业中的中高端产品存在缺口。从战略上看,对龙陵经济增长有较高的贡献率、有较
             大的结构调整贡献度,成长性好、产业链长、带动性强,是 “十三五”时期我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
             根本方向。到 2020年,预计五大产业可实现总产值 5806亿元、增加值 1577亿元。

                  (一)培育壮大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产业
                  在巩固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石斛、核桃、龙陵黄山羊等生态优势产业,积极培育褚橙、
             中药材、胡峰、中华蜜蜂等新兴产业。要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新型
             职业农民,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支持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着力在全县打造褚橙、
             车厘子、生态石斛种植、中药材、优质甘蔗、龙陵黄山羊养殖、林下养殖 7个集中连片万亩以上生产
             基地,在每个乡镇打造 1~2个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特色产业基地,在每个村打造 1~2个集中连片百亩
             以上特色产业基地。现在发展产业,一是要实现规模化,二是要有龙头带动,三是要有金融机构支持,
             这样运作起来,才有可能获得上级的支持。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
             户、农业庄园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重点支持恒冠泰达、龙斛、极斛、济宽黄山羊、范大叔私人订制
             农场等企业加快发展。加快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信息化管理、品牌化运营,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体系、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动特色产业与电子商务、冷链物流、农特产品
                                                                                                        ·
                                                                                                      5
                                                                                                   · 3 9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