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9 - 中共龙陵县委执政纪要2016
P. 379
执政论坛
为解决园区有人可用的问题,对园区管委会的管理、技术等人才采用核定岗位及薪酬后向社会公开招
聘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充实和完善各职能部门的人员人才,对不足的人员及特殊用人,以园区
公司招聘企业人才的方式满足用人需求,先期实行园区管委会和园区公司一套人员、互通互补的用人
机制,待园区向实体化发展后,实行园区管委会行政人员保留档案身份、参照企业人员管理,园区公
司人员采用企业招聘、企业化管理的制度经营、管理龙陵园区。
4建立企业化管理模式,改变单一行政化管理。到 2021年,龙陵园区形成 200亿元以上产值的产
业集聚,龙陵县欣龙工业园区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龙陵 “园中园”建设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综合
收益达 1亿元以上,龙陵工业园区管委会逐步向实体化过度。机构上,引进审计公司,采用合股的模
式成立园区资本运营公司,负责园区收益的资本运作。申办或整合龙陵县现有的房地产开发、道路建
设、房屋建设、贸易物流的资质资格,通过充实和扩展龙陵 “园中园”建设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经
营范围,负责运作园区土地收储、土地开发,实施园区项目建设工程,参与社会性建设项目竞争,组
成投资开发、运营管理、资本运作、建设施工 “四位一体”的工业园区实体化管理体系。机制上,园
区管委会实行园区发展绩效考核管理,执行以岗定酬、按绩定酬的分配机制,行政人员实行保留身份、
能进能出、参企管理的方式。园区公司成立独立人员机构,由园区管委会行政身份人员领导,其他人
员原则上由专业技术人员及企业招聘人员组成,基本去除行政化。
5创新合作模式,提升服务能力。创新投资合作模式,对符合国家鼓励产业发展政策的项目,对
在行业内有领先技术的龙头企业,对能带动园区产业发展的投资,可采用政府占股合作、厂房租让结
合、电价优惠等 “一事一议”的方式开展投资合作。创新服务模式,对入驻园区企业给予 “一站式”
服务,设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快速推进项目落地、建设、投产及达效,明确专人在项目筹备、建设
和运营,全程协助企业办理各种政府审批手续。
6创新产业规划,促进产业集聚。围绕提升改造传统产业、主导引领硅精深加工产业集聚打造两
大产业集群。到 2021年,以龙陵工业园区黄草坝片区为主的金属硅生产产业集群,集群内销售收入
1~10亿元的企业达 15户;以龙陵 “园中园”为主的多晶硅、单晶硅等硅精深加工产业集群,集群内
销售收入 10亿元以上的企业达 3户,1~10亿元的企业达 5户。结合龙陵 “园中园”准入制度,制定
龙陵工业园区准入制度以及不符合园区发展、低质低效企业退出机制,把园区建设成为产业规划合理,
符合规划产业集聚的高效园区。
7探索融资渠道,提升园区活力。按照 “政府委托、企业实施、财政可承受、政府购买”模式,
推动政府购买服务,实施保山硅基产业园一期路网工程及配套服务中心建设项目、保山硅基产业园一
期标准化厂房建设项目、龙陵工业园区新材料产业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龙陵县现代生物产业园建设
项目等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筹集资金支持园区快速发展。利用保山产业基金,按照企业的成长性
和增加值、税收、就业等方面的贡献,实施 “51+49”模式,推动金属硅生产项目、单晶硅棒生产项
目、动力锂离子电池生产项目、电动客车生产项目、石斛系列产品加工项目等新材料、新能源、装备
制造、生物加工四大产业发展。积极探索 “10+3”模式和 “PPP”模式等合作方式,寻求与大型企业
合作,吸引社会资本,解决项目融资需求,利用多元化资本参与园区开发建设。
8强化供给保障,推动率先发展。一是用地。园区土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收、统一出让、统
一管理。对于单位面积投入强度达到 200万元/亩以上、产出率达到 400万元/亩以上,且容积率和建
筑系数超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40%以上的重点产业重大工业项目实行差别化用地政策,
每亩不高于 10万元。达不到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项目及企业应退出工业园区,供地之日起 2年未建项
目的依法依规退出用地,工业园区内工业用地用途不得改变。投资总额和年产值分别达 10亿元以上,
建设期 3年以内的企业项目,可根据需要实行 “租让结合、先租后让”的方式进行供地。二是用电。
根据不同产业、不同投资额度、不同产值、不同用电量等,给予不同电价优惠。三是用水。保山硅基
产业园执行保山工贸园区目录水价,龙陵工业园区执行龙陵县目录水价。
·
4
· 3 5